这个门诊突然火了!山东也有( 二 )


在这一群体中 , 杨楹还发现一个现象 。 有些家长比孩子还焦虑 。 “治疗”孩子学习困难 , 要改变的还有家长 。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摒弃功利性教育 , 多关注孩子成长的细节 , 活在当下 , 不要太着重学习结果 , 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信、有价值观的孩子 。 ”杨楹说 , 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 家长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第一名 , 然后强迫他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 那这样的家长就会加倍地焦虑 。 家长要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 发现孩子的优点 , 家长的焦虑就会缓解掉 。 家长越焦虑 , 反而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
有时不是孩子不想学
而可能真是有了“病”
而在小学生阶段 , 则更多的是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 其实可能真是冤枉了孩子 , 不是他们不想好好学 , 而真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良出现了学习障碍 , 导致他们学不好、学不进 。 ”杨楹表示 。
比如说 , 有的孩子在老师讲课时安安静静坐在那里不动 , 但脑子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 注意力不集中 , 这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 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6.4% , 目前国际上对于该病主张综合治疗 , 包括药物治疗、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和心理训练 , 以及学校老师的干预 。 除了注意缺陷障碍 , 还有学习技能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能力障碍等 , 都与病理性的神经发育有关 。 学前教育阶段是判断孩子神经发育是否存在障碍的关键时期 , 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大大降低疾病对孩子的影响 , 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异常 , 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
在采访中 , 新黄河采访人员发现 , 对于就诊学习困难门诊 , 有些家长也有顾虑 。 他们担心带孩子就诊 , 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暗示 , 贴上“学习困难”的标签 , 更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 对此杨楹表示 , “学习困难”并不能简单说是一种病 , 它只是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 它的诱因很多 , 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 。 对于因天生缺陷、情绪问题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孩子 , 应该及时到学习困难门诊进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 。 但不能一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 , 就怀疑其有“学习困难” , 寄希望于学习困难门诊“药到病除” , 最重要的是家长改变教育方式 , 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