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早市 “抢头鲜”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
赶早市 “抢头鲜”
文章图片
工人正在分拣渔获梁文栋摄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戴灵敏
8月16日12时 , 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 停泊在阳江海陵岛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的近千艘渔船 , 驶向碧波荡漾的南海 , 开启新一轮“耕海”征程 。 17日早上 , 开渔后的首批渔船顺利完成近海捕捞作业 , 满载渔获返回阳江市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各大码头 。
17日早上 , 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 , 在闸坡渔港的海面上 , 传来阵阵的渔船马达声 。 码头边 , 一辆货车正在等待即将靠岸的渔船 。 码头上的人迅速接住船员抛过来的缆绳 , 系在旁边的水泥桩上 。 渔船顺利靠岸后 , 借着渔船的灯火 , 工人们立刻围了上去 , 大家带着铁钩 , 只要船上人员将装满渔获的铁盘一抬上来 , 他们就立即上前钩住铁盘拖走 , 并放在一边整齐地摆放好 。
采访人员在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新启用的国际人渔码头看到 , 本次回港渔获主要有马鲛、鱿鱼、鲅鱼、竹梭、黄翔(音)等品种 。 这些渔获夹杂着冰块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 不仅新鲜 , 而且品种非常多 , 有些鱼甚至采访人员也叫不上名字 。 “休渔期过后的收获还不错 , 首轮出海返港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 。 ”渔船的船老大高兴地表示 , 这是开渔后的首批渔获 , 不愁销路 。 此时 , 工人把分拣好的海鲜装上卡车 , 启程运往各地市场 。 工人们干劲十足:“开渔后生意就源源不断地来啦!”
据了解 , 多数渔船在出海前早已收到订单 , 所以渔获一上岸 , 很快就被运往水产销售或加工企业 , 但也有部分渔获被商贩收购 , 卖给市民“抢头鲜” 。 得知首批渔获归来 , 不少市民“赶早市” , 天没亮就守候在渔港码头了 。 “首批海鲜物美价廉 , 家里的孩子期待了很久 , 趁着开学前买一些给他解解馋 。 ”前来采购的市民小林对采访人员说道 。
鱼贩李阿姨告诉采访人员 , 首批回港的渔获多为相对固定海域生长的品种 , 再过几天 , 远洋捕捞的渔船将陆续带回更多的海鲜品种 , 价格或更加实惠 。 不过按照惯例 , 随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的到来 , 节前一两周海鲜价格将会上涨 , 市民可以考虑提前“囤货” 。
赶早市 “抢头鲜”】早上八点 , 太阳升起 , 闸坡渔港洒满阳光 。 渔船上的海鲜仍在一拨拨地向外发送 , 通过销售网络运往四面八方 。
赶早市 “抢头鲜”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