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高标准农田“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开封8月18日电(汪亚范作言)“你看这玉米长得多好 , 再过20多天就能收了 , 到时候咱就开始种冬小麦 , 这收成啊一年比一年好 ,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镇长程娜指着眼前这片玉米田开心地说道 。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高标准农田“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图片
图为尉氏县张市镇一处高标准农田 。 新华网范作言/摄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高标准农田“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 , 总人口102万人 , 耕地面积132万亩 , 是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 , 全国优质农副产品产区 ,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高标准农田“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图片
图为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 。 新华网范作言/摄
张市镇地处尉氏县东南部 , 主要产业为小麦和玉米种植 。 程娜告诉采访人员 , 全镇共有高标准农田7.8万亩 , 预计今年全镇小麦产量约9540万斤 , 玉米产量约4800万斤 。 高标准农田自建设以来 , 粮食产量连年丰产增收 , 农民收入亩均提高400余元 。
2020年 , 尉氏县大幅提升建设标准 , 投资3260.83万元 , 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 , 建设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 项目区内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 , 建设了“八站一中心一平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 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科技、高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 灌溉系数达到0.85 , 比普通灌溉效率提高30% 。 亩均节水50方 , 亩均增产粮食180斤 , 节水效益明显 , 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高标准农田“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章图片
图为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的智能阀控出水终端 。 新华网范作言/摄
“这几年 , 我们沈家村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 。 以前村里浇地 , 100亩地才有一眼井 , 天不亮就起来排队 , 到中午还出不来水 , 一家老少齐上阵 , 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 。 现在用上了高科技智慧农业 , 年轻人在手机上下载APP , 一点手机就可以浇地了 。 ”张市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谈起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 。 截至目前 , 尉氏县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 , 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 ,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 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提升 , 粮食产量逐年增长 ,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 粮食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在65万吨以上 。 2022年小麦平均单产每亩504.93公斤 , 最高单产达到每亩863公斤 , 以小麦为主的主粮商品化贡献率超过80% 。 2021年全县粮食总产76.897万吨 , 比2014年的55.4万吨提高38.8% 。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建设 , 尉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超杰告诉采访人员:“我们计划年内完成邢庄乡新建0.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张市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再提升项目建设任务 , 打造全省甚至全国一流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