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隔夜菜,三天ICU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
一碗隔夜菜,三天ICU
文章图片
一碗隔夜菜,三天ICU】商报采访人员陈敏娜通讯员郭俊回忆起这一周的遭遇 , 58岁的叶先生(化名)连连感慨:“以后再也不吃隔夜菜了!”毕竟“一碗隔夜菜 , 三天ICU”这样的事情 , 实在让人承受不起了 。 一碗隔夜菜 , 三天ICU叶先生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 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 。 上周五回到家后 , 他简单煮了米饭 , 找到冰箱中的一碗隔夜丝瓜 , 狼吞虎咽下了肚 。 周六凌晨两点 , 叶先生突然腹痛 , 上了一次厕所 , 四点 , 剧烈的腹痛第二次把叶先生疼醒 , 这次是水样便 , 而且量很多 , 随后感到头晕黑懵 。 他急忙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急诊 。 “当时患者体温38℃+ , 血压偏低90+/60+mmHg , 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 乳酸高至6.9mmol/L , 考虑循环衰竭 。 ”接诊的急诊科王仁女医师回忆道 , 经家属同意 , 随后叶先生被送入ICU进行救治 。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吕晓春医师称 , 在随后的几天里 , 经过液体复苏以及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 叶先生内环境稳定 , 乳酸降至正常 , 血象有下降趋势 , 大便也恢复了正常 , 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 于本周一转入普通病房继续留院观察 。 每年夏天 , 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ICU(二)主任蔡国龙主任医师都会收治多例像叶先生这样因吃隔夜菜被送往急诊 , 甚至ICU的病例 。 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8小时的饭菜 ,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 , 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饭菜、水果等成了细菌生存、繁殖的天堂 。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郑培奋主任医师介绍 , 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 , 且种类繁多 。 特别是盛夏 , 高温会加速食物的腐败变质 , 也会促进细菌的增殖分裂 , 人体在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 , 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 。 “在极个别情况下 , 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 , 会引起肾脏缺血 , 引发急性肾衰竭 。 ”建议这么处理没吃完的饭菜当然 , 并不是说隔夜菜绝对不能吃 , 只要正确储存 , 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 郑培奋建议这么处理隔夜菜:第一 , 要趁热放冰箱 。 按照细菌繁殖规律 , 一般来说 , 当食物温度降到60摄氏度的时候 , 细菌开始生长 , 当降到30-40摄氏度时 , 细菌繁殖会进入旺盛期 , 因此 , 不要怕浪费电 , 饭菜要趁热放进冰箱里 。 另外 , 室温条件下 , 熟食放置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 。 第二 , 要保证密封性 。 把饭菜放进冰箱的时候 , 最好使用保鲜盒、保鲜膜盖住它 , 保证其密封性 , 避免食物之间细菌的交叉感染 。 第三 , 要分开储存 。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放置 , 须知生食的细菌比熟食更多 , 如果不分开放置 , 生食上的细菌可能会感染到相对“干净”的熟食上 , 造成污染 。 第四 , 冰箱冷藏温度设置在2~8℃左右 。 这个温度区间能有效减缓细菌繁殖的速度 , 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被细菌“占据”的可能 。 “当然 , 隔夜饭菜储存得当也不过是尽可能降低了细菌繁殖的速度 。 隔夜菜不能存放过久 , 再次食用前要彻底煮熟 , 如肉类必须要加热十分钟以上 , 才能再次食用 。 ”她再次提醒 , 夏天食物还是做一顿吃一顿比较好 , 毕竟好不容易买回新鲜的菜 , 当然也要吃得新鲜 。 想要避免冰箱食物细菌的滋生 , 还要定期清理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