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文章图片

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文章图片

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文章图片

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我是中医刘家福 。 之前一直在讲肾囊肿 , 发现很多患者咨询我多囊肾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多囊肾 。

多囊肾和肾囊肿其实是有差别的 , 多囊肾患者幼时肾大小形态正常或略大 , 随年龄增长囊肿数目及大小逐渐地增多和增大 , 多数病例到40~50岁时肾体积增长到相当程度才出现症状 。 主要表现为两侧肾肿大、肾区疼痛、血尿及高血压等 , 一般多发肾囊肿 。 而肾囊肿一般没有特殊症状 , 可单个或者多个存在 , 危险性也没有多囊肾高 。

多囊肾是一种很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 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 囊肿逐渐增大 , 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危害 。 但是实事求是的讲 , 目前并没有能够完全治愈该病的药物 , 所以此病的治疗关键是抑制病情发展 , 而经过我多年的研究 , 中医药对这类疾病 , 能够起到的作用 , 主要有两点 。

第一 , 调理患者本身不适的症状 , 减轻肾脏负担 , 避免造成肾脏的损伤;
第二 , 抑制囊肿的增长 , 控制囊肿的多发 , 使其稳定 , 不再增大;

在中医里 , 我们把多囊肾归属于“肾积’“积聚’的范畴 。 跟患者天生禀赋不足有关 , 再加上后天劳累过度 , 导致肾气亏虚 , 肝失疏泄 , 脾失健运 , 痰湿内生 , 当经络气血瘀阻不通 , 其痰浊、淤血积聚于腰部 , 流注于肾 , 日久就会形成“肾积” , 也就是多囊肾 。
【多囊肾无药可医?老中医分享中药调理思路,重在解决两个问题!】
所以 , 中医在治疗上 , 就一定要辨证而用药 , 接下来我整理一些用药思路 , 希望对多囊肝、多囊肾患者有所帮助 。
1. 由于气滞气虚所引起的多囊肾:
则当行气补气 , 气滞的药可选枳壳和杏仁 , 升降相因 , 或柴胡、枳实疏肝运脾 。 此外 , 陈皮、大腹皮、佛手等轻疏不燥之品 , 都能辨证加入;气血的药宜如黄芪、四君子汤属 , 对于改善肾血流量有很好的效果 。

2. 热毒湿盛与瘀血互结引起的多囊肾:
可以根据病程不同用药 , 比如 , 初起多为瘀热毒气袭肺 , 选既清热解毒又宣肺利气药 , 如虎杖、败酱草、马鞭草、桃仁、杏仁等;中期正盛邪亢 , 瘀血显露 , 当重剂使用 , 选三七、云南白药等虫类活血药;随着病情发展 , 瘀与湿结 , 则为湿瘀 , 化其瘀则水易行 , 选用既活血又利水的泽兰、琥珀、益母草等药;瘀与寒凝则为寒瘀 , 通其血脉则寒凝自除 , 选既活血又温阳之品 , 如三七、桂枝等 。

3.多囊肾日久 , 造成蛋白尿的患者:可以用人参、黄芪、益母草、三七与云南白药来配伍 ,
有时能有效地降低尿蛋白 。
4.湿气比较重的患者:应该先祛湿 , 再调理囊肿 , 所以这类患者要配合祛湿利水药 , 比如
五苓散、五皮饮、白茅根、薏苡仁、玉米须、淡竹叶等祛湿又清热的中药 , 往往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中医治疗多囊肾的相关内容了 , 希望大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对此都能够有所了解 。 大家有问题 , 可以直接给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