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除大热、止大渴,还可以调免疫、降血糖、防脱水

一味奇妙的中药,除大热、止大渴,还可以调免疫、降血糖、防脱水

文章图片

一味奇妙的中药,除大热、止大渴,还可以调免疫、降血糖、防脱水

有很多人在看到中医开方的时候 , 看到中医笔下出现石膏之名 , 不禁会表示诧异 , 因为石膏出现的场景比较多 , 可能一时间还没回过意来 , 但是 , 石膏这味中药 , 被医圣张仲景应用的堪称出神入化 。 因此 , 看到中医开石膏这味中药 , 不足为奇 。 而且 , 石膏这味中药要是运用得好 , 在临床中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 近代名医张锡纯感叹“石膏之功用 , 何其神哉” , 并进一步指出 , “穷极石膏之功用 , 恒有令人获意外之效者” 。
石膏不仅仅是一味中药 , 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 比如在民间 , 很多过年磨豆腐 , 会用到石膏;比如有骨折复位后 , 便于固定 , 也会用到石膏;还比如有些工艺品 , 尤其是雕刻 , 还是会用到石膏……不仅如此 , 石膏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很多场景 , 比如医用食品添加剂、水泥缓凝剂、模型制作、石膏建筑制品、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 , 都有石膏的身影 , 不得不说 , 石膏对于人们的生活 , 可谓是参与的维度真多 。
但石膏在中医的世界里 , 也是一味十分奇特的中药材 , 几千年来 , 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 如果要追溯石膏的药用历史 , 还是得从《神农本草经》中寻找答案 。 在《神农本草经》中 , 对于石膏的作用 , 主要分为几大类 , 第一个是“主中风寒热” , “口干 , 苦焦” , 第二个是可治“心下逆气惊喘” , “不能息”;第三个是可治“腹中坚痛”;第四个是“除邪鬼”;第五个是“产乳”;第六个是可治“金创” 。 这些临床作用 , 大部分都得到了证实 , 且在临床中各有方药配伍 。

在《名医别录》里 , 对石膏的药效 , 有了新的进展 , 首先的重点是“主除时气”;其次是治“头痛身热 , 三焦大热 , 皮肤热 , 肠胃中膈热” , “咽热” , 以及“解肌发汗”;再次是“止消渴 , 烦逆 , 腹胀”;最后是治“暴气喘息” 。 从这几大类功效来看 , 《名医别录》对石膏解热可谓是浓墨重彩 。 不仅如此 , 还对石膏提出了一种新的治法 , 那就是“亦可作浴汤” , 这种新治法值得深思 , 其中妙处 , 发人深省 。
对于《名医别录》里所记载石膏的药用功效中 , “解肌发汗”也曾被质疑 。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曾所 , “温病有时热气亢逆 , 肺叶焦满 , 不得运转 , 以石膏清之、降之 , 而肺气遂滋润而汗出者 , 此亦非发散之功 , 乃清滋之效也” 。 因此 , 也有医者认为 , 石膏性寒味甘淡 , 能清肺胃之热 , 热为阳邪 , 汗为阴液 , 久热伤阴 , 以致汉源不济 , 石膏清热即可以保存汗源[1
。 但也有医者结合仲景条文和医家临床经验来看 , 内热壅盛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石膏 , 石膏通过解肌发汗以清热 , 热清汗止;也就是说 , 石膏之发汗 , 只发身有实热之汗 , 不能发新受之风寒也[2

在《神农本草经》时代 , 石膏的药性是“微寒” , 但是在《名医别录》中却记载的是石膏“大寒” , 这个记载 , 对于后世医家在使用石膏的时候犯了怵 。 对于石膏究竟是大寒 , 还是微寒 , 历代医家也是众说纷纭 。 有医者通过考证古今文献发现 , 无论从经典文献还是医家的临床实践来看 , 均可以证明石膏乃性“微寒”而并非“大寒”之品 , 临床中在辨证准确基础上 , 可放胆运用 , 效果显著[2
。 的确 , 从医圣张仲景和大医张锡纯两位划时代名医用石膏的经验来看 , 石膏应该不是大寒之性 。 尤其是 , 在民间时常用石膏磨豆腐的 , 经常是石膏豆腐 , 并无大寒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