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中医:40岁前勤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国家级中医:40岁前勤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国家级中医:40岁前勤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文章图片

国家级中医:40岁前勤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

“老吴啊 , 你怎么又在散步 , 这天气多热 , 走路走的浑身汗多不得劲啊!学我在这下下棋多好 。 ”
“人家都说了生命在于运动 , 你这天天坐着身体能好吗?我可不要 。 ”
老吴和老刘是多年的老朋友 , 双方在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这件事上看法完全不同 , 一个是坚持不运动 , 一个是一有机会就会动起来 , 到底哪个做法才是正确的呢?

一、长期静养与天天锻炼的人 , 谁更长寿?
“上了年纪的人要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上了年纪的人身体不好 , 更需要静养” , 这两种说法乍一看都有道理 , 到底该相信哪个呢?
实际上 , 静养和运动两个说法并不矛盾 , 静养更多是指修身养性 , 养脾气、性格 , 运动则是锻炼血管、心肺功能以及肌肉 。 运动和静养不能完全割裂开 , 在生活中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养生 。 很多长寿的专家都推荐动静结合 , 在上了年纪之后可以适当减少运动的强度 , 但是依旧需要运动 。
《JAMA肿瘤学》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 , 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样本库内22398名平均年龄为62岁的成年人数据进行了分析 , 同时对受试者每日的运动量进行了收集 , 分析每日短暂间歇性运动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 , 平均进行了6.7年的随访 , 期间有2356例新发癌症病例 。

【国家级中医:40岁前勤锻炼,50岁后少锻炼,60岁不锻炼,有道理吗】通过分析发现 , 每天进行4~5分钟的间歇性运动 , 就与癌症总体风险下降20%相关、与运动相关的癌症风险会降低32% 。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 , 运动对于健康而言很有好处 。 但日常也不能盲目进行大量运动 , 在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静养 , 静养更多是指良好的状态、心态 , 让自己放松、忘却烦恼和压力 , 对于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 。

二、中医名家:40岁前多锻炼 , 50岁后少锻炼 , 60岁不锻炼
退休了得国家级名中医、余杭一院名中医馆客座专家徐再春老师认为 , 人在40岁之前要坚持进行运动锻炼 , 50岁前适当锻炼 , 但在50岁以后要悠着点、多休息 , 而60岁以后不要锻炼、要保养 , 才是好的养生之道 。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 , 徐老还提了2个案例:
案例1、一位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没有锻炼的习惯 , 年纪大了之后觉得锻炼可以养生 , 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晚饭后5km步行 。 拼命锻炼带来的结果并不是身体变好 , 而是逐渐把身体弄垮了 , 因为她的锻炼方式违反了自然规律 。
案例2、还有一位罹患红斑狼疮的患者 , 为了锻炼身体每天坚持走路锻炼2小时 , 在腰酸背痛的时候依旧没停止 。 回医院复查的时候 , 被查出尿蛋白增加、病情加重 。
徐老认为 , 逞能进行运动对于健康来说弊大于利 , 对此要持有正确的心态 , 不要认为运动就是万能药 , 运动不对反而会伤身 。

三、中老年人牢记两大原则 , 运动有效又安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运动有不少的注意事项 , 这两个原则要牢记 。
1、找到自己的安全运动心率
一般认为 , 人体耗氧量达到最大耗氧量的50~70%(相当于60~85%的最大心率)对心脏的刺激最合适 。 建议中老年人的运动心率公式为(220-年龄)*(60~85%) , 以70岁为例 , 运动的最大心率为90~128次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