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一位失眠患者自述:比失眠更可怕的,是对睡不着的恐惧和焦虑

失眠|一位失眠患者自述:比失眠更可怕的,是对睡不着的恐惧和焦虑

文章图片

失眠|一位失眠患者自述:比失眠更可怕的,是对睡不着的恐惧和焦虑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遇到一位因焦虑而严重失眠的患者 。
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失眠不可怕 , 可怕是对睡不着的恐惧和焦虑 。 ”
没错 , 对失眠的恐惧和焦虑 , 会让你的失眠变得越来越严重 。
《情绪自救》的书中说 , 睡眠是一种自然现象 , 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 不需要用力干预 。
当我们去期待 , 去用力时 , 是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这会让我们变得焦虑烦躁 。
试想一下 , 人在焦虑烦躁的状态下 , 怎么能睡得着呢?

如果我们能改变对睡不着这件事的看法 , 不担心不用力 , 不恐惧不焦虑 , 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 , 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 , 叫情绪ABC理论 。
他认为:
A表示诱发性事件;
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看法和解释;
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
我们通常会认为 , 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 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了C 。
【失眠|一位失眠患者自述:比失眠更可怕的,是对睡不着的恐惧和焦虑】但是 , 情绪ABC理论指出 , 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 , 不是由于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 , 而是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
就拿失眠这件事来说 , 当你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 , 如果你心烦气躁 , 排拆现在的状态 , 在这种心态下 , 睡不着才是正常的 。

因为 , 你所做的一切 , 都是在助长焦虑的火焰 , 在给失眠这件事烧上浇油 。
本来失眠并不严重 , 结果 , 想让自己快点入睡 , 却事与愿违 , 变得更加烦躁不安 , 睡意全无 。
套用上面的情绪ABC理论 , 最开始睡不着的这个事件A , 只是引发焦虑情绪和失眠后果C的间接原因 , 而引起失眠的直接原因 , 是你对一开始没有马上睡着这件事的认知和看法 。
你觉得睡不着是不对的 , 所以产生了焦虑 , 有了担心和恐惧 , 然后 , 这些负面情绪让你更加无法入睡 。
假如 , 你能给睡不着这件事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 反而会很快睡着 。
举个例子:我现在睡不着 , 是因为今天加班时 , 多喝了一杯咖啡 , 现在神经比较兴奋 , 所以我不困 , 会比平时睡得晚一些 。 这没什么大不了 , 明天少点一杯咖啡就好了 。

这样一来 , 你对今天晚上没有睡着 , 现在不困这件事 , 没有担心 , 没有恐惧 , 你认为这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 什么时候睡着都可以 。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 即使没睡着 , 你也不会担心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 也不会有焦虑的情绪升起 , 自然会在咖啡因失效的时候睡着了 。
所以 , 躺在床上 , 没有马上睡着 ,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改变对事件A的认知和看法 , 然后 , 保持觉知 , 闭着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呼吸 , 对于头脑产生的想法和焦虑情绪 , 你只是知道它们出现了 , 以平等心的原则去对待 , 不打压 , 不排斥 , 继续感觉鼻孔处呼吸的进出 。
只做这一件事 , 其他的任何念头冒出来, 都不理不睬 。

如此一来 , 我们就改变了对睡不着的态度 , 当B改变了 , 失眠的结果C也会改变 。
李宏夫老师在《情绪自救》的书中有观息法的详细说明和练习中常见问题的解答 , 建议害怕失眠的朋友 , 在尝试观息法时 , 参考一下书上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