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复者没有传染性!省疾控专家呼吁:请接纳勿歧视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8月22日 , 省疾控中心专家接受海南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根据诊疗方案标准 , 经过治疗或处于恢复期的新冠病人并不一定要核酸检测为阴性才能出院(舱);即使核酸检测是阳性(Ct≤40 , Ct值代表人体内病毒含量的多少 。 Ct值的数值越大 , 代表含量较少 , 传染力就越弱 , 反之 , 传染力就越强) , 只要其Ct值连续两次≥35(至少间隔24小时)即可出院(舱) 。 因此有人担心:新冠康复者阳性也能出院(舱) , 会不会传染其他人?
对此 , 公众大可不必担心!
新冠患者康复出院(舱)或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 , 首先是符合新冠患者出院标准的 。 且离院前 , 医院对相关物品和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 包括对患者行李、衣物、个人物品等自身携带物品进行清洁消杀等 。 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来看 , 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 , 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 , 目前还没观察到导致传播的案例 , 可以认为其不具有传染性 。
新冠康复者没有传染性!省疾控专家呼吁:请接纳勿歧视
文章图片
8月22日 , 三亚市第三号酒店方舱医院26名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陆续出院 。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武威摄
有些新冠康复者出院后 , 核酸检测阳性 , 出现所谓的“复阳” , 但复阳患者核酸检测Ct值一般都≥35 , 病毒载量低 , 如果没有出现症状 , 无需管理 , 其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安全的 。 国内外有关研究显示 , 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核酸Ct值≥35 , 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 , 因此几乎没有传染性 。 既往事实也证明 , 这些复阳的新冠康复者 , 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群的感染或传染 。 核酸阳性时由于检测到的是病毒的核酸片段即“死病毒” 。
因此 , 新冠康复者是安全的 , 任何人都不应该歧视他们 。 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居住地都没有任何理由将新冠康复者拒之门外 。
另外 , 复阳患者是否有传染性?据悉 ,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 , 复阳患者的管理以Ct值35为界限 。 Ct值≥35且无任何症状体征 , 无需进行管理 , 也无需对其密接者进行管理 。 而一旦Ct值<35 , 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判断 , 还需对密接者进行判定和管控 。
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 , 只有带有活病毒的感染者才具有潜在传染性 , 并构成公共健康风险 。
研究发现 , 与首次住院者相比 , 复阳者的病毒滴度仅为10万~100万之一(Ct值增加16~19) 。 大多数患者的残留病毒RNA间歇性出现 , 很少检测到高病毒滴度 , 这也支持了这些患者不太可能持续传播 。
另外 , 通过真实世界的流行病学调查 , 研究人员发现有23例复阳人员曾在社区与259人发生了密切接触 , 但从未引发任何一起社区传播事件 。
同时 , 研究者评估了出院后复阳患者有无必要接受治疗 。 首先 , 血液检测结果都恢复到正常范围 。 其次 , 复阳者肺损伤未见加重 , 健康状况还有所改善 。 最后 , 只有6.57%出现临床症状 , 如偶尔咳嗽、咳痰、喉咙不适和疲劳 。 简而言之 , 对于大多数出院的新冠患者 , 即使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 , 也不必住院治疗 。
新冠康复者没有传染性!省疾控专家呼吁:请接纳勿歧视
文章图片
儋州一号方舱医院8月21日和8月22日出院超700人 。
专家表示 , 其实 , 每一个战胜过新冠病毒的人都是“平凡的勇士” 。 感染新冠病毒 , 不仅意味着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 , 个人生活也会遭遇不小的麻烦 。 隔离使得工作、生活被迫按下停顿键 , 心理上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 然而 , 绝大多数患者为了不传染给别人 , 都尽力遵守防疫政策要求 , 哪怕隔离条件再艰苦、哪怕要经历重重困难 。 更何况还有部分参与防控的医护人员、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等在工作中冲锋在前 , 不小心感染新冠病毒 , 他们勇敢逆行 , 无私奉献 , 不顾个人安危 。 当他们终于战胜病毒恢复健康 , 期待回归正常生活时 , 不能让他们被异样的目光、不公平的对待寒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