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四 )


除携带病原体外 , 蜱虫还能使一些本来无害的物质 , 被人体免疫系统标记为“敌人” 。 近日 , 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美国疾控中心今年最新的研究结果 , 称美国有超过45万人患有孤星蜱引起的α-半乳糖综合征(AGS) , 每年新增疑似病例数量超过15000人 。 AGS病人表现为对红肉过敏 , 在进食猪、牛、羊肉后引发全身红疹瘙痒、肠胃不适等症状 , 严重可抽搐晕厥 。 然而 , 这些症状是在餐后突然出现的 , 病人通常没有红肉过敏史 。 此病于2009年开始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被频繁报道 。 2010年 , 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了亚洲首例由长角血蜱叮咬而导致的AGS病例 。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文利平曾对媒体表示 , 截至2021年该院共诊治该病十余例 。
最新研究表明 , 引发AGS的α-半乳糖广泛存在于红肉中 。 蜱虫叮咬牲畜后 , 唾液中残留有α-半乳糖 , 如果随后继续叮咬人类 , 则会将唾液中携带的α-半乳糖直接注入人类血液 , 随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视为入侵者 , 并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 将其“记录在案” , 下次摄入红肉时 , 将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 。
如何科学防范?
蜱虫叮咬的隐匿性 , 以及气候变化造成的虫类活跃 , 为蜱传疾病的加速传播埋下了伏笔 。 多位专家表示 , 与蜂蛰伤、蚊虫或蚂蚁咬伤等其他虫媒传播途径相比 , 蜱虫咬伤疾病的发病程度偏重 。 但被蜱虫叮咬后有潜伏期 , 对多数人而言 , 一般在七到十天左右才会发病 , 如果没有及时送医或前期不对症治疗 , 都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 现实诊疗中 , 由于早期症状与感冒发热接近 , 往往存在误诊或贻误诊疗时机的可能性 , 需要警惕 。
“一般急诊室发热待查的病人非常多 , 可能占到20%~30% , 发热原因也繁多 , 如果没有清晰的问诊溯源 , 蜱传疾病具有一定隐匿性和漏诊可能性 。 ”柴月阳说 。 他还表示 , 许多患者因不明发热、久热不退前来就诊 , 有的之前已经使用过广谱抗生素治疗 , 但因不对症而疗效甚微 。
蜱虫叮咬症状有何特殊性?柴月阳进一步指出 , 与蚊虫咬伤的局部症状相比 , 蜱虫咬伤的一大特点是其全身症状较显著 , 除了皮肤过敏反应外 , 可能伴发全身过敏性休克、全身神经症状等 。 另一特点是血液检测后发现炎症指标都比较低 , 即表明 , 免疫系统运转部分出现了问题 。 此外 , 蜱虫所携带的不同病毒也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 , 例如发热伴会引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 , 综合以上几点 , 才能有效确诊 。
近年来 , 户外徒步和露营爱好者群体增加 , 成为蜱虫叮咬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 当因为工作或爱好而亲近绿地时 , 需要采取科学防范手段 。 鲍倡俊指出 , 目前缺乏专门针对蜱虫的杀虫剂 , 而出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考虑 , 很难通过大面积使用广谱杀虫药物来杜绝在野外与蜱虫的接触风险 。 因此 , 前往蜱虫可能出现的野外高风险区时 , 建议穿长袖衣裤 , 扎紧袖口裤腿 , 使用驱避剂 , 从源头防止被叮咬 。 若在体表或衣物发现虫体 , 要及时清除;在接触蜱虫后如果出现发热 , 尤其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 如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肿大时 , 一定要及时就医 。
邹洋也呼吁 , 应对蜱虫 , 须首先树立防范意识 。 若前往有明确蜱虫活跃及相应病史的野外区域 , 不要随意穿梭于林灌木间 , 也避免在草地上席地而坐 。 蜱虫在距离人体或牲畜宠物20厘米左右时 , 就能感知到目标“猎物”的二氧化碳气味 , 并跳到其体表 。 另外 , 外出穿衣要尽量做到扎紧袖口、裤腿、衣领 , 并着浅色光滑面料的衣物 。 蜱虫对较深和较鲜艳的颜色表现出趋向性 , 而光滑面料能减少蜱虫在衣物上附着的几率 。 蜱虫喜欢附着在体表隐蔽潮湿、气味浓郁的区域 , 例如人的腋窝、耳后、腹股沟等 , 因此 , 扎紧领口、两只袖口、两只裤腿 , 同时不穿凉鞋、避免皮肤裸露都是必要的 。 外出回家后 , 建议将衣物抖个遍 , 将可能附着的虫体抖到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