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黄金叶”带动20万人就业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黔东南10万亩烤烟迎丰收
满仓“黄金叶”带动20万人就业
满仓“黄金叶”带动20万人就业
文章图片
镇远县金堡镇魏家屯村村民展示烤烟 。 通讯员江杰摄
本报讯(采访人员石含开)时下正是烤烟采收烘烤关键期 。 在镇远县金堡镇羊满哨村烤烟基地 , 一垄垄烟叶迎风招展、蔚为壮观 , 烟农正忙着采摘、分拣、捆扎、烧烤烟叶 。
“今年气候适合种植烤烟 , 又有技术人员指导 , 收购均价从每斤14元涨到16元 , 收入真比外出打工好 。 ”烟农石胜炳说 。
烟叶站技术指导员洪明介绍 , 羊满哨村烤烟种植面积4000余亩 , 预计产出烤烟85万担 。 今年 , 全村共有89户烤烟种植户 , 设烤烟仓42座、烤烟房99间 , 预计产值超1660万元 。
为发展烤烟产业 , 镇远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委会”的组织方式 , 通过“行业扶持+专业服务+多元产业+科技创收”四个阵地 , 对烟叶生产质量牢牢把关 。 今年 , 镇远县烤烟种植计划3.73万亩、烟叶收购量9万担 , 预计实现烟农收入1.35亿元 , 烟农户均收入12万余元 。
施秉县马号镇白岩村烤烟基地 , 在标准化种植和绿色防控加持下 , 当地烤烟成为烟农致富“金叶子” 。
“以前 , 种植烤烟都是自己育苗 , 凭经验种植 , 产量不高 。 现在 , 跟着技术员‘一比一’种植 , 我家换了大房子 , 还买了新车 。 ”烟农廖顶智说 。
为有效促进烟业增效、烟农增收 。 施秉县紧盯“提质增量强品牌”战略目标 , 补齐烟区发展短板 , 提升烟叶生产管理水平 , 突出烟叶转型升级和烟农持续增收 。 今年 , 施秉县种植烤烟面积3.2万亩 , 计划收购7.7万担 。
近年来 , 黔东南州坚持党建引领 ,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 , 合理规划区域基本烟田并进行科学轮作 , 采取“绿肥压青、合理施肥”的方式 , 确保用肥精准、绿色科学 , 实现用养结合 。 同时 , 全面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 采取以虫防虫和安装性诱剂诱捕器等方式 , 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使用 , 确保烟叶品质安全 。
“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标志 , 我们一般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解决虫害问题 。 ”黔东南州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负责人谭燕告诉采访人员 , 黔东南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由州烟草和州农业农村局于2016年联合建设 , 每年基地可繁育益虫蚜茧蜂6000万头、蠋蝽100万头 。
同时 , 黔东南州将传统烘烤烟叶的“密集烤房”改造为生物质烤房 , 以生物质燃料代替传统煤炭燃料 , 减少柴煤用量和污染气体、烟尘排放 , 降低烟叶烘烤成本 , 以烤烟“含绿量”全面提升发展“含金量” 。
满仓“黄金叶”带动20万人就业】如今 , 烤烟产业已成为黔东南州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稳定产业 。 目前 , 镇远、施秉、天柱、岑巩、黄平、麻江等县累计种植烤烟面积10.4万亩 , 建成生物质烤房1200余座 , 预计全年烤烟产量25.1万担 , 产值4亿余元 , 带动就业20万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