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暑假即将接近尾声
儿童的健康安全保障仍不能掉以轻心
今天 , 小编就和大家聊聊
快乐暑假如何做好
儿童照护和健康管理
01儿童发热
长时间高热对机体会产生很大的损害 , 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而危及生命 , 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
但如果发热程度不高 , 机体一般情况良好 , 或就诊不便无法及时就诊 , 可以先自行采取一些降温方法来缓解发热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文章图片
喝水
喝温开水最为宜 , 不宜喝冷水 。 喝水可以迅速补充体液 , 体液充足时热容量大 , 对降低体温有一定作用 。 喝水还可以促进出汗 , 出汗增加了蒸发散热 , 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 如果是风寒引起的发热 , 饮用一些生姜红糖茶有助于补充体液和发汗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文章图片
温水擦拭
当热度不高时 , 可以用毛巾在温水中(水温30℃左右为宜)浸泡拧干 , 擦拭全身 , 十分钟换一次毛巾 。 水分蒸发时可以加强蒸发散热 , 因此有降温的效果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文章图片
冰敷
主要原理是通过放在大血管走行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传导来降低体温 。
具体做法:在塑料袋内装入冰块 , 扎紧 , 防止冰块融化后漏水 , 然后在塑料袋外面包上毛巾 , 将冰袋置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 冰块融化后仍未退热可更换;或用做好的冰袋当冰枕 , 亦可起到降温效果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文章图片
退热贴
退热贴目前已成为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 。 退热贴的退热原理为其内部含高分子水凝胶 , 可利用传导原理将人体热量传导到凝胶中 , 再通过水蒸汽的蒸发带走热量 , 对敷贴处降温而实现退热效果 。
此外 , 退热帖中含的一些药物成分如冰片、薄荷等也有一定的清凉降温作用 。
具体做法:将退热贴凝胶面直接敷贴于前额或颈部大动脉处 , 每贴作用可持续8小时 , 热度不退时可更换 。 贴时不要碰到毛发、伤口等部位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
文章图片
发烧后要适当降低环境温度 , 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不宜将门窗紧闭 , 如气温较高时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 , 以利于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
发烧时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 为了加强皮肤散热 , 发热时不宜穿过多衣服或盖过厚的被子 , 以利于传导散热和蒸发散热 。
发热后多补充液体 , 可以多喝些果汁 , 不宜大量补充营养 , 以防加重胃肠道反应 。
如果发热程度较高、持续不退 , 或自觉身体不适十分明显 , 则必须及时至医院就诊 。
小贴士
发热是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的
最常见的不适症状
发热按程度可分为(口温)
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以上 。
02儿童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 , 俗称“抽风” , 是小儿常见的危急症状之一 , 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多见 , 男孩稍多于女孩 , 绝大多数的孩子5岁后不再发作 。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5℃以上的发热 , 伴有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 。 常有突然神志不清 , 四肢抽搐 , 双眼上翻 , 口吐泡沫 , 脸色发青 , 口周发青等临床症状 。
发热了,怎么办?这些降温措施赶紧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