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云花”既要冲刺更要长跑

本文转自:云南网
“一花独放不是春” 。 越是产业渐成规模 , 越是需要抓紧谋划“云花”产业协同发展 。
强化宣传引导 , 彰显“云花”品牌风采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渝西锋光
采访人员从日前召开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高原特色农业专场发布会上获悉 , 2021年 , 云南花卉产值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 , 花卉种植面积和产值增速均居全球第一 。
鲜切花产量高达162.2亿支 , 占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70%市场份额;逐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等配套服务全产业链体系……毋容置疑 , 刚刚过去的十年 , 是云南花卉产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 。 即便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 , “云花”产业逆势而上 , 展现出十分难得的愈挫愈强韧性 。 如今 , 在花卉种植面积和产值增速这两个重要指标上 , “云花”产业已然坐上“全球第一”的宝座 。 “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 , 云南花卉产业切不可沉湎于过去 , 万不可躺在成绩簿上沾沾自喜;或当倍加珍惜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产业基础 , 冷静思辨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劣势和短板 , 乘势而上做强、做优“云花”产业 。
锤炼“云花”金字品牌 , 进而让品牌为产业赋能 , 或已成为云南壮大花卉产业的优选路径 。 云南花卉产业目前并非缺乏品种标识、产地证明等传统“商标”意义上的品牌 。 恰恰相反 , 仅在斗南花市 , 花卉及关联产品经销商数以万计 , 链接上产地叫得出名的业主商家更是多如牛毛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 简单字面角度的“有名有姓” , 不足以成就起赋能产业的品牌价值 。 一朵鲜切花的品牌标识 , 不只是让人知道其产地、名称 , 还要让人明白其生长过程、产品性能 , 甚至是所含微量元素、附着农药残留等与众不同的方方面面 。 立足具体的单个产品做精、做深 , 就能示范带动起一个又一个的“云花”品牌做靓、做透 , 从而起到物超所值的品牌赋能作用 。
一个真正有经验的长跑赛手 , 跑到第一之后不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 而是抓紧思考如何保持优势继续领跑;如今“云花”种植面积、产值增速冲到了世界第一 , 那么接下来思考的重点 , 就包括如何提升在全球花卉市场的话语权 。 很显然的是 , 保持适度的花卉种植面积、促进一定的产业增长速度确有必要 , 但是“云花”产业发展决不能只盯住种植面积和产值增速 , 而要关注其他“新赛道”、甚至是需要自我加压创设“新赛道”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疑适合不断拓展市场新领域的“云花”产业 , 时刻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创新敏感 , 激发“自己和自己赛跑”的拼闯干劲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越是产业渐成规模 , 越是需要抓紧谋划“云花”产业协同发展 。 从云南省内范围来看 , “云花”产业的协同发展 , 或就是哪几个区市县种植鲜切花、另外哪几个地方搞花卉产品加工;放到云南与周边省份 , 以及邻近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来看 , 需要考虑的则有产业链分工与协作 。 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遭“逆全球化”冲击严峻形势 , “云花”产业或当着眼于全球市场 , 深耕全产业链做好精细化的产业分工协作 。 既不局限于“吃独食”狭隘思维 , 也要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隐患 , 提升产业“含金量”让绽放的“云花”更美丽、让“云花”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强劲 。
系列网评:
1.【云南这十年】塑“风”不止 , 发展跃“新”
2.【云南这十年】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3.【云南这十年】厚积兴滇强滇人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