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上海:建立健全残疾防控体系,“伤害住院病例登记报告”今年实施


伤害|上海:建立健全残疾防控体系,“伤害住院病例登记报告”今年实施
文章插图
今天(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采访人员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生命周期预防残疾的手段、措施,上海建立健全残疾防控体系,于全国率先开展多项贯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残疾筛查项目。
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干预
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预防关口前移,上海不断完善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衔接机制,探索针对风险人群早期识别、规范转诊和多学科合作的综合评估与诊治模式,推进完善产前诊断(筛查)网络,将生育医疗费补贴由3000元提高到3600元,做实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在全国率先全覆盖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2020年,本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分别达到97.87%、97.98%、99.83%,并建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罕见病诊治中心。
为全力保障母婴安全,上海强化危重会诊抢救网络体系建设。本市依托市级综合性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建立了5家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和6家市级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通过与全市16个区辖区实行“分片对接”,形成了“覆盖全市、及时响应、有效救治”的母婴安全保障网络。
伤害|上海:建立健全残疾防控体系,“伤害住院病例登记报告”今年实施
文章插图
“十三五”期间,本市在瑞金医院、中山医院2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医院建设了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进一步充实“7+6”危重会诊抢救网络;新建7个孕产妇重症监护病房和3个产科实训基地,配置26辆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打造“流动的NICU(儿科重症监护室)”,实现长三角跨省市转运。2020年,全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8.5%和91.4%。
强化早诊筛查
预防糖尿病致残、老年视力残疾
我国正处在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展的时期,关注因慢性病、年龄增加导致的疾病致残对大城市残疾预防工作紧迫而必要。
糖尿病是影响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本市35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6%,其中知情同意并接受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患者约73万人;超过四成糖尿病患者不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已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仍有约七成血糖控制不达标。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包括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及大血管病变在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可引起失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本市重视糖尿病防治工作,将糖尿病防治纳入《上海市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和《“健康上海”行动》等专项工作,不断强化糖尿病的早诊早治和社区健康管理。2015年起,本市依托实施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探索建立了“医防融合”机制下的、覆盖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三级医疗机构和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预防与诊治服务体系。自2017年以来,本市深化推进糖尿病风险筛查和精细化管理,将居民糖尿病风险评估、糖尿病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筛查等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管理,以促进提高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糖尿病社区服务管理效果,努力减少糖尿病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计对105万居民开展了糖尿病风险评估,为43万高危人群进行了糖尿病筛查,为30余万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糖尿病肾病、足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筛查,对发现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