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促进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

本文转自:新民网
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 , 儿童和老年人是口腔健康管理尤需关注的重点人群 。 依托“第五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由上海市口腔医院实施的“‘一老一小’口腔健康服务模式优化”项目 , 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特殊人群 , 优化社区口腔健康服务模式 , 开展全程口腔健康管理 , 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覆盖 , 进一步提升本市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
“生命早期1000天”填补空白
项目在全市16个区的试点社区开展孕产妇及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的随访和跟踪及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筛查 , 受益人群达1万余人 , 同时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规范 , 填补本市在“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方面的空白 。
聚焦“一老一小”,促进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
文章图片
图说:向幼儿提供局部涂氟防龋措施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生命早期1000天”是儿童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 上海3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高达47.2% , 即将近一半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即患有龋病 。 为提升本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 , 降低口腔疾病患病率 , 2020年本市将龋病预防关口推前至孕期 , 尤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的口腔健康惠民项目 , 在国内尚属首次 。
项目根据婴幼儿龋病风险评估结果 , 对婴幼儿开展针对性的口腔健康管理 , 同时还将局部涂氟措施从以3岁以上幼儿为对象提前至1岁及以上幼儿为对象 , 将口腔预防措施覆盖更广范围和更多人群 。
项目开展初期 , 近1/3的家长认为“宝宝不能涂氟”、“含氟牙膏对小宝宝是有害的” , 这也导致部分家长拒绝使用含氟儿童牙膏以及涂氟预防措施 , 使婴幼儿龋病预防干预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 此外 , 两成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应在1周岁内做第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 为消除家长们对氟化物以及口腔问题的误区 , 除了加大线上线下科普宣传 , 社区医护人员均会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的口腔特点和常见口腔问题 , 加强与家长面对面的口腔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 , 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 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口腔保健 。
通过对孕产妇及婴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口腔健康建档、健康教育、龋病风险评估、预防干预、跟踪随访等全程管理 , 结果显示 , 试点社区参与项目的婴幼儿患龋率显著低于非试点社区婴幼儿患龋率 。 不断优化的服务流程和服务细节 , 也使项目服务的孕产妇满意度达到93.81% , 婴幼儿家长满意度高达100% 。 此外 , 通过多次市、区两级培训 , 培养一批掌握“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技能的复合型基层人员 , 大大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能力 , 也为后续项目在全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
提升中老年口腔健康管理意识
口腔疾病与慢性病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 , 尤其中老年牙周病与糖尿病存在明确的相互促进双向关系 , 但公众对糖尿病和牙周病的风险和健康管理的意识仍较薄弱 。
聚焦“一老一小”,促进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
文章图片
图说:牙周炎糖尿病检查指导
项目建立和实施牙周病和2型糖尿病快速、简便的风险筛查模型 , 并对筛查出的高危患者进行双向转诊和治疗 , 优化健康服务模式 , 提升医护人员对于糖尿病与牙周病风险筛查的意识和能力 , 完善慢性病多因素风险评估干预和管理机制 。 调查显示 , 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糖尿病牙周病风险的知晓率达到90% , 签约患者的知晓率达到80% , 社区糖尿病患者服务满意度达到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