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

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金黄的稻田 , 承载着农民一年丰收的喜悦 。 时下 , 我省水稻大县——镇赉县的水稻也陆续进入成熟期 。 在阳光照射下、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 , 颗粒饱满、随风摇曳 , 俨然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画卷 。
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
文章图片
在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稻田 , 绿油油的水稻抽出健壮的稻穗 , 稻谷渐熟、颗粒饱满 , 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 。 微风吹过 , 稻浪起伏 , 犹如徜徉在收获的海洋 。
蟹稻共养 , 如今在国内已不算新鲜事 。 蟹能除草、吃虫、肥田 , 从而避免使用农药、化肥 , 稻田又为蟹提供天然栖息条件 , 实现“一地双收” 。 镇赉“沿江经济带”有机稻田特别之处 , 通过经年对比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可发现 , 随着种养规模不断扩大 , 田埂边界的颜色正逐年由白转绿 。
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
文章图片
在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 , 黄昏时分 , 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50公顷蟹稻共养田里蛙声一片 。 这处被5G监测系统、无人机播种、田间气象站、植物补光灯等拉满科技感的稻田 , 不仅常年带动400人次增收 , 还是吉林省农科院的科技示范基地 , 其中20公顷试验田里星罗棋布地生长着92个试验品种 。
镇赉近30万人口中2/3为农业人口 , 305万亩耕地中超半数为盐碱耕地 。 “全县的盐碱地再复杂 , 也能从这里找到一个适合种下的品种 。 ”72岁的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说 , 虽然镇赉的水稻产业是从盐碱地里硬生生种出来的 , 但当地农民这些年已不再为量产发愁 , 而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出好米、创好牌、卖好价”上 。
在当地合作社 , 尽管前段时间高温多雨 , 但因为选种适合、管理及时 , 目前水稻长势良好 , 水稻产量稳中有升 。
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
文章图片
2022年 , 在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生产工程背景下 , 镇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至305万亩 , 其中水稻面积155万亩——比去年增加10万亩 , 比“种植元年”1986年增加了1.4万多倍 , 预计产量20亿斤 。 如今 , 镇赉50%的农业来源是水稻生产 。 今年 , 蓄力问鼎全省稻产五连冠的镇赉正从“水稻大县”向“水稻强县”转变 , 成为“中国饭碗”的重要一角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在结构优化、生态改善、科技赋能等效应叠加下 , 被喻为“人工湿地”的稻田正改变着这片昔日“不毛之地”的底色 , 撬动当地三产融合进入新态势 。
镇赉县:金秋稻黄美如画,百万亩水田迎丰收
文章图片
今年以来 , 镇赉县把搞好粮食生产、力保粮食安全当作巩固筑牢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 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 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 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 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 , 无论是盐碱地还是新品种试验田 , 成效优异 , 成果喜人 , 实现了“向土地要粮食”到“向科技要粮食”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