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7例主动脉夹层!

40℃的高温持续了一周 , 终于 , 南京在近日迎来了降雨降温 , 气温虽然降至了舒爽的程度 , 但陡然的气温骤降 , 造成了致命的凶险疾病——A型主动脉夹层的高发 。 据了解 , 8月30日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4小时内同时接诊了7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 医护团队不眠不休彻夜救治 , 终于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
24小时,7例主动脉夹层!
文章图片
邵永丰教授团队手术中
一连7台 , 手术灯彻夜长明
8月29日下午 ,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会诊手机接到了急诊抢救室的电话 , 从南京六合转来1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 手术间内 , 心脏大血管外科刚完成当日择期心脏手术的顾卫东主任医师 , 立即开始准备该患者的急诊手术 。 同时 , 江苏省人民医院夹层绿色通道开启 , 急诊抢救室完成核酸检测 , 入院前相关准备;急查患者血型 , 输血科完成手术备血;手术室人员到位 , 锃亮的手术器械一字排开 。 不到一小时 , 所有术前准备均完善 , 病人被送往手术室 , 开始了急诊手术 。
随后 , 会诊手机接连不断响起:“又来一个夹层 , A型的!”紧接着 , 从高淳、宿迁、蚌埠等地陆续共有7位患者被送往省人医 。 如此集中的情况也属少见 , 心脏大血管外科科主任邵永丰教授统筹安排 , 调配人员 , 确保不延误任何一个患者的救治 , 同时上台通宵完成急诊手术 。 这一晚 , 手术灯彻夜长明 , 至30日晚 , 整整24小时 , 省人医手术室一共完成了7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手术 。
24小时,7例主动脉夹层!
文章图片
邵永丰教授(右一)手术中
高速运转!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 , “高质量”完成救治
据了解 ,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 , 70%以上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 而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 , 其一旦发生破裂 , 患者随时有猝死可能 , 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尽早为病人手术 , 而一连7例的夹层患者救治无疑是对医院急救能力的一大挑战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 , 涉及到急诊、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输血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等多学科的合作 , 此前我们的夹层绿色通道的流程已经相当完备 , 遇到紧急情况 , 各科相关人员均能迅速到位 , 因此这次集中的夹层患者救治过程非常顺利” , 邵永丰教授说 。
此外 , 同时收治多例急诊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通常情况下 , 科室会预留应急床位 , 用于收治急诊的患者 。 如果需要同时收治多例急诊患者 , 就要求病人术后早期脱离呼吸机 , 以便空出床位收治其他急诊患者 , 这要求我们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能力都需要具备相匹配的实力 , 截至31日晚 , 已有3例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 , 转入普通病房 。 ”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病房赵胜主任医师说 。
警惕!超体重患者高发 , 新时代的“病从口入”
“在救治的7例患者中 , 有3例年龄在50岁以下 , 但体重都达到了90kg以上 , 最重的患者体重达110kg 。 虽然患者体型巨大 , 但手术中探查发现 , 这些患者的主动脉都很细 。 这些患者同时合并严重的高血压 , 血压最高的患者达到220mmHg , 细小的主动脉长期承受巨大的负担 , 在加上高血压 , 就引发了主动脉夹层 。 ”邵永丰教授分析道 。
近年来 ,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 , 一大批网红“吃播”“探店”主播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 同时滋生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 高碳水、高盐、高脂饮食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体重 , 人群中 , 肥胖、超体重的比例越来越高 。 “以往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主动脉夹层 , 现在越来越青睐超体重的年轻人 , 堪称是新时代的‘病从口入’ , 需要警惕的是 , 肥胖患者不仅易发主动脉夹层 , 同时也对手术及术后康复带来了困难” , 邵永丰教授提醒广大市民 , 受天气骤降、情绪易激动等影响 , 高血压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 一定要急诊就医 。 日常生活中 , 高血压患者需坚持服药、控制血压、稳定情绪 , 务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控制好体重 , 同时需避免一些相对刺激和激烈的活动 , 保持规律生活作息 , 这些对于预防急性主动脉夹层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