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哪些感染者可能发展成胃癌?

作者:医世象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中国胃癌高发的诱因之一 。 根据数据统计 , 中国有近8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
然而 , 并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进展成癌症 , 很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却并没有什么症状 , 甚至于一生都不会有什么症状出现;
但是 , 有的人却在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后逐渐进展成癌症 , 这是为什么呢?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知名消化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
这项新的研究发现 , 如果人们携带特殊的等位基因 , 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进展成癌症 。
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哪些感染者可能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胃肠病学》杂志官网
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 , 大概有1~3%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最终会发展成癌症 , 并且这部分患者的治愈率很低 , 大约只有30% 。 鉴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基数较大 , 如果可以在早期判断出哪些感染者会在后期发展成胃癌 , 就可以适时干预 , 从而切断胃癌的发展路径 。
在这项研究中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等位基因——allelers5743836TLR9minorC , 这个关键的基因和人体内的Toll样受体9(TLR9)的激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一般来说 , 如果我们人体出现感染 , 免疫系统就会出动并在短时间内消灭导致感染出现的细菌或病毒;但是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时候 , 由于它长期存在 , 就会不断激活TLR9受体 , 使得免疫细胞不断激活 , 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 。
慢性炎症已经被证实和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 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长期的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胃癌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 。
等位基因——allelers5743836TLR9minorC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 研究发现该等位基因的变化可以使得幽门螺杆菌导致的TLR9的激活增加 , 同时也会促使干扰素α水平升高 , 这些改变提升了胃癌的发生概率 。
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哪些感染者可能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等位基因对于胃癌进展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 , 由于发现的基因可以通过DNA测试找出 , 所以它们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感染后可能会进展成胃癌的患者群体;而后再进行对应的胃镜检查 ,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胃癌的早筛和预防 。
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哪些感染者可能发展成胃癌?】一般来说 , 幽门螺杆菌从感染到癌变会经历以下步骤:
国际公认的1类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哪些感染者可能发展成胃癌?
文章图片
感染后出现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口臭、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等 。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但是目前来说 ,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赶尽杀绝 。 因此 , 找到那些在感染后可能进展为胃癌的人群就显得十分重要 。
目前来说 , 最便捷的检测方式就是通过碳13/碳14呼气检测来确认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根治幽门螺杆菌则需要使用三联疗法(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上抗生素形成四联疗法可以更好地根治幽门螺杆菌) , 在经过10天或者14天的治疗后 , 一般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 。
7个四联根除方案(PPI+铋剂+2种抗生素) , 疗程为10或14d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癌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但是对于高危风险人群来说 , 进展时间可能会大大缩短 , 一方面找到高危人群 , 另一方面通过饮食保护好我们的胃 , 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
以下为胃癌的高风险人群以及对应的筛查建议 , 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