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多措并举稳住“米袋子”

闽清多措并举稳住“米袋子”】本文转自:北青网
闽清多措并举稳住“米袋子”
文章图片
农户在稻田间 。 (闽清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时下 , 走进闽清县省璜镇 , 下坂村600多亩水稻长势正旺 。 微风吹过 , 稻浪翻滚 , 描绘出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画卷 。
“这片晚稻今年长得很好 , 一亩地产量预计在1300斤左右 。 ”省璜镇下坂村党支部书记范其进介绍 , 稻田内既有中稻 , 也有晚稻 。 其中 , 中稻结了稻穗 , 晚稻也已然拔节 , 预计全年产量可达40万公斤 。
作为闽清县的农业重点乡镇之一 , 今年以来 , 省璜镇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激发种植户积极性 , 牢守粮食安全底线 。
范其进介绍 , 早在去年 , 该村就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 提前修好了5公里长的灌溉水渠 , 及时将灌溉用水引到田间地头 。 “虽然今年天气炎热 , 但农户们已不必担心灌溉问题 。 ”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 , 该镇还依托县镇农技专家 , 引导农户引种优良品种 , 将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 , 用“良田”“良种”“良法”帮农户们种好粮 。
在稳粮惠农 , 完成“指定动作”之外 , 不少乡镇还作出新探索 。
走进上莲乡新村村的稻米文化产业示范园 , 五彩稻米在地上“绘出”莲花的图案 。 前几日 , 这片稻田又迎来了一批“新居民”——3000多尾的鱼苗被放进了稻田中 , 开启了该村稻田综合种养的新模式 。
“这种综合种养模式下 , 鱼吃稻田里的害虫、野草 , 能减少化肥和除草剂使用 , 提高稻谷的生态品质;成长于田中的稻花鱼品质优良 , 肉质细嫩 , 可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 。 ”稻米文化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苏世汀介绍 , 该村首批尝试稻田养鱼面积35亩 , 目前 , 水稻和鱼的长势喜人 , 预计在十一月底 , 水稻收割后 , 鱼也就能上市了 。
稻田边 , 独特的种养新模式也吸引了周边的村民前来学习 。 采访人员看到 , 水田旁三三两两的村民们聚在一起 , 讨论“鱼稻共生”模式的未来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片稻田位于上莲乡重点文旅项目——仰高厝和心上莲公社的中间 。 据介绍 , 当地依托五彩稻田与稻鱼种养 , 后续还将开发农旅观光、捉鱼体验等项目 , 并通过电商、休闲观光游等渠道帮助村民推广和销售农产品 。 “把更多游客引进来 , 才能让更多的稻花鱼‘游’出去 , 增加土地‘吸金’能力 , 带动村民增收 。 ”苏世汀说 。
多措并举稳住“米袋子” , 保障粮食安全 。 据悉 , 今年上半年 , 闽清县完成春粮播种1.36万亩、产量3500多吨 , 完成夏粮播种1万多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第一批资金16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