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非法行医案 让“挂证”无从藏匿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_要闻】
“检察官 , 我虽然没有执业证书 , 但我这个诊所是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 , 我们这儿好多人都借别人的证书开诊所 , 我以为罚点款就好了 , 没想到是犯罪呀!”
今年六月份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非法行医案 , 该案中的王某某在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情况下 , 通过借用他人证书办理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开设诊疗场所 。 他曾因非法行医先后两次被原海门市卫生局行政处罚 , 近期因再次违规开展诊疗活动被现场查获 。
承办检察官在对该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进行讯问时 , 得知辖区内私营诊所中 , “挂证”行为并不少见 。 民生无小事 , 医疗卫生事业更是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 , 犯罪嫌疑人的一句话 , 引起了承办检察官的高度重视 。
何为挂证?即诊所法人借用他人执业证书开设诊疗场所 , 作为主要负责人的持证医师不坐诊 , 由无资质人员违规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 由于“挂证”行为产生于“幕后” , 成型于群众就医之前 , 诊疗场所内看似证件齐全 , 因此群众难以辨别 。 而坐诊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 靠经验诊疗 , 极易发生医疗事故 。
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非法行医案 让“挂证”无从藏匿
文章图片
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非法行医案 让“挂证”无从藏匿】检察官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询问情况 , 后多次对辖区内私营诊所数量、持证情况、近年来行政处罚数据等问题进行摸底统计 , 并组织现场座谈会 , 多方面调取有关数据 。
经调查发现 , 全区已登记的170家个体诊所中 , 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非同一人的多达125家 , 有较大“挂证”隐患 。 2018年至2022年6月 , 各类医疗卫生相关的行政处罚中非法行医类处罚占比66.2% , 而“挂证”现象未有重点关注与研究 。
在掌握相关数据后 , 结合今年以来办理的“挂证”类非法行医案件 , 检察官对“挂证”现象的危害、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 通过充分研究讨论并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后 , 7月13日由海门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陈东与第一检察部主任林莉向海门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告送达治理“挂证”类非法行医的检察建议 , 从强化处罚打击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强化综合治理、深入普法宣传等多个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 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开展专项行动 。
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非法行医案 让“挂证”无从藏匿
文章图片
陈东表示 , 加大打击力度是为了更好地预防 ,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 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 , 共同解决“挂证”类非法行医问题 , 为海门百姓营造更加规范、安全的诊疗环境 。
收到检察建议后 , 海门区卫健委于7月15日出台了《2022年海门区医师挂证专项整治方案》 , 并于近期开展专项行动 , 对医师挂证(出租、出借医师执业证书)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整顿规范医疗秩序 , 督促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自查自纠 , 同时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年审监管 。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指导了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 营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
南通市海门区检察院办理非法行医案 让“挂证”无从藏匿
文章图片
下一步 , 海门区检察院将立足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定位 , 进一步延展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广度 , 为保障民生提供检察力量!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