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化险为夷,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跨过“生死关”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6日讯(通讯员汪志忠张青)9月5日 , 脑动脉瘤破裂经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紧急抢救后捡回一条命的张女士 , 通过康复治疗 , 言语、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 , 生活完全自理 。 她和老伴不约而同地表示 , 是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
今年59岁的张女士家住咸宁市 , 因突发昏迷被送往当地县医院 , 经头颅CT检查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 , 便立即转往当地市中心医院 , 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 并且随时有再次破裂出血致命的可能 。 不仅如此 , 患者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 引起肺部严重并发症 , 继发爆发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 双肺实变 , 失去正常呼吸及氧气交换功能 , 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仍提示全身缺氧 , 病情十分危重 。 医生建议转往上级医院 。
回忆当时的场景 , 张女士的老伴说:“当时病情太重 , 转院与不转院均有生命危险 , 思考再三 , 抱着拼命一搏的想法 , 多方打听后 , 我们决定转往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 。 ”
该院李俊教授团队在得知消息后 , 为了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 救护车从当地医院出发时 , 医院就已经分组做好了全部救治准备 , 神经外科重症小组备好移动呼吸机 , 保证转运安全 , 介入小组在复合手术室准备手术 , 麻醉小组到位随时准备麻醉 。
2小时后 , 120抵达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 。 各小组立即投入急救 , 李俊教授携团队为患者行动脉瘤介入手术 , 3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
“拆弹”专家化险为夷,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跨过“生死关”
文章图片
“拆弹”专家化险为夷,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跨过“生死关”】李俊主任为患者手术 。
术后患者返回神经外科ICU监护室继续治疗 , 针对患者病情 , 医护团队为张女士进行了有创颅内压、TCD、有创动脉压、呼吸循环支持、脑血流、血氧多模态监测等周密的治疗和护理 。 经过15天的积极治疗 , 张女士由重度昏迷转为浅昏迷直至完全清醒 。 随后药物治疗、早期行神经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 一个月后患者言语、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 , 生活完全自理 。
李俊主任介绍 , 张女士同时得了两个致命性疾病:一个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 死亡率达33%;另一个是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继发爆发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 国内外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60%—100% 。 张女士如果没有及时到专业的脑动脉瘤及有经验的神经重症中心救治 , 后果不堪设想 。
李俊主任提醒 , 长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人群 , 建议要定期检查 。 脑动脉瘤增大、少量出血可出现头痛、脖子发硬等“蛛丝马迹” , 需要警惕 。 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呕吐、头晕、视物重影、眼球周围的疼痛等症状 , 需警惕脑动脉瘤破裂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
据悉 , 湖北中山脑血管病医院是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集中整合两院区6个神经内外科 , 及相关学科力量打造的“院中院”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是湖北省脑卒中防治中心、湖北省脑卒中诊疗中心、湖北省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脑心健康管理师培训基地挂靠单位 , 是国家级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 作为湖北省“323”攻坚脑卒中防治行动的牵头单位 , 该院中院以治疗各类脑血管疾病为特色 , 在脑血管病防治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 , 共包含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以及康复科、急诊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支撑学科 。 依托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权威的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精良先进的医疗设备 , 该院建立起“防筛管治、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多科合作、早期康复、健康管理、学科科研”的“全周期防治模式” , 将脑血管疾病防治做到了“快人一步” , 极大地降低了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