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文章图片

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文章图片

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文章图片

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今年3月 , 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张琳琳作了一个决定——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做切胃手术 。
张琳琳36岁 , 已婚多年 , 是一个十多岁孩子的母亲 。 她一直很胖 , 在去做切胃手术前 , 一米六出头的身高 , 体重180斤 。 与很多爱美的女士一样 , 张琳琳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材 , 渴望有朝一日能变得苗条 。
一份由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给张琳琳开具的住院号为“10018624(1)”的《出院记录》记载 , 张琳琳入院日期是2023年3月24日 , 出院日期是2023年4月3日 , 住院科室是胃肠外科病区 。 《出院记录》记载的张琳琳的“入院诊断”有五种病症:肥胖症、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脂肪肝和肺部感染 。
《出院记录》还记载:患者因体重异常增加伴血脂异常半年收治入院 , 于2023年3月30日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术 , 术顺 , 恢复情况良好 , 请示上级医师后予以办理出院 。

图/视觉中国
前述《出院记录》记载的“腹腔镜下胃减容术” , 也称袖状胃切除术 , 是腹腔镜减重手术中的一种 , 其方法是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厘米幽门以上胃窦 , 沿胃长袖切除胃的大部 , 切除全部胃底 , 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 , 容积在60~80毫升左右 。 某三级甲等医院一位减重医师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做切除手术后 , 胃变得很细 , 变得就像香蕉一样 , 所以也叫‘香蕉胃’ 。 切了胃 , 容积变小 , 装的食物就少 , 一吃就饱 , 而且切除的胃底 , 平时主要靠它分泌饥饿素 , 把这块切掉 , 饥饿感就没有那么强了 , 这样体重就会慢慢下降 。 ”
按照《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的说法 , 目前 , 肥胖代谢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该报告统计分析了2022年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手术的开展情况 , 统计到共181家医院有专职减重外科医生 , 共597位 , 全国减重手术量持续增加 , 录得总手术量27001例 , 其中袖状胃切除术23232例 。 前述减重医师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 , 中国最早开始做袖状胃切除术 , 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 , “大量开始做 , 是在2010年以后 , 现在这个手术已经很成熟了” 。
张琳琳说 , 她去做胃切除手术 , 不是为了治病 , 纯粹是为了美 , “我除了胖 , 其他各项指标都正常” 。 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出现在《出院记录》中的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病症 , 主要是为了医保报销 , “不那样写 , 就报销不了” 。
目前在中国 , 像张琳琳这样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减肥去做袖状胃切除术的大有人在 , 甚至已经成为选择做这种手术的主要人群 。 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范围相关规定 , “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以及“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 都属于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 均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治疗项目范围 。 显然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生为做胃切除手术的张琳琳能报销医保而开具的“入院诊断” , 是骗取医保基金的一种行为 。
2023年7月中下旬 ,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先后走访了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的多家三级甲等医院 , 调查发现 , 像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生这样配合切胃者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普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