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家庭孩子,想远离粉尘重回校园( 二 )


对于这笔“天文数字” , 刚做完手术的妻子主动承担起了家庭重担 , 独自赶赴广东打工 。 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 一个月也仅有2600元的收入 , 还是入不敷出 。
父母艰辛 , 负债累累……谷师傅的儿子在网上看到过许多尘肺家庭的悲惨境况 , 他不希望再给家里增添负担 , 决定休学外出打工 。
学校老师听到消息 , 赶忙驱车赶到家里 , 但劝说了四个小时也毫无用处 , “孩子铁了心不回去 , 这么好的成绩 , 真的太可惜了 。 ”
谷师傅坚决不同意儿子中断学业 , 十几年来 , 他第一次训斥儿子 , “如果你不去上学 , 那就会走你老爸的老路 。 我就是没有文化 , 所以只能卖力气 , 从事体力劳动 。 如果我是大学生 , 还是名牌大学生 , 我还会患上尘肺病吗?”
或许是一语点醒 , 又或许是不想辜负父亲的期望 , 谷师傅的儿子决定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
谷师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 他与工友准备再去深圳维权 , 拿回属于自己的补偿款 。
谷师傅说 , 得了尘肺病其实就等于判了死刑了 , 但在我走之前 , 一定要让妻子、两个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
如何摆脱「尘肺二代」命运?
2021年6月24日上午十点 , 毛明新心怀忐忑 , 按下了“成绩查询”的按钮 。
684分 , 重庆第377名——保底能上一所排名靠前的985院校 , 毛明新、父母 , 以及亲戚们都松了一口气 。
一个月后 , 毛明新收到了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并入选数理科学类理科试验班 。
父亲毛甫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 他是尘肺病三期患者 , 还伴有并发症 , 多次命悬一线 , 但孩子的教育始终是他心中最牵挂的事情 。
早在毛明新小时候 , 毛甫国就总会念叨 , 自己的病就是做工做出来的 。 要是不想和老爸一样 , 就要努力刻苦学习 。
“早熟”的毛明新每一次都会认真回答 , 你放心 , 我自己知道 。
中考那一年 , 毛明新考取全县状元 , 被重庆育才中学点招进入学校 , 学费全免 。
尽管省下了一笔大开销 , 但彼时 , 毛甫国和妻子的作坊一个月的收入不到4000元 , 每月光医药费就要约900元 。
而更加要命的是 , 毛甫国的妻子也被检查出了尘肺病一期 。 医生建议最好开点药吃 , 稳定病情 , 妻子直接拒绝了 , “暂时还没症状 , 哪里吃得起那么多药 。 ”
自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 最后 , 毛甫国夫妇两人咬咬牙 , 决定每个月给孩子打800元的生活费 。
毛甫国说 , 实际上 , 家里经济拮据并没有给毛明新带来太多困扰 , “大爱清尘的志愿者给毛明新申请了奖学金 , 还有几位爱心人士每年会给他几千元的资助 , 算下来 , 毛明新平均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生活费 。 ”
毛甫国很在意孩子的自尊心 , 他私下里问过其他家长 , 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费都在1000元左右 , 与毛明新相近 。
对于爱心援助 , 毛明新现如今仍然铭记于心 , 他觉得自己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 是极其幸运的 。
但残酷的现实是 , 并非每个尘肺家庭的孩子都能像赵春叶、谷师傅的儿子、毛明新一样 , 继续求学 。 并且 ,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爱心援助 。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 , 截至2021年底 , 全国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患者91.5万人 , 现存活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大概还有45万人 。
这意味着 , 中国至少还有几十万名尘肺家庭的孩子正面临着辍学风险 。
为了帮助更多尘肺家庭孩子实现求学愿望 , 大爱清尘联合腾讯公益共同发起了“尘肺家庭孩子想上学”公益项目 。 截至去年底 , 他们已累计帮助15709人次的尘肺家庭孩子实现“求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