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血化瘀的良方,仅6味中药,可以降血脂、抗血栓、保护神经

一个活血化瘀的良方,仅6味中药,可以降血脂、抗血栓、保护神经

文章图片

一个活血化瘀的良方,仅6味中药,可以降血脂、抗血栓、保护神经

在人世间 , 有些事情 , 看似“山路十八弯” , 往往是因为这些转弯 , 让人生变得更精彩;在中医里 , 有些方剂 , 看似“长相差不多” , 恰恰是因为这些差距 , 让方药变得更奇妙 。 比如 , 被誉为活血化瘀第一方的血府逐瘀汤 , 如果对它进行拆方 ,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好多个方剂 , 其中最核心的莫过于桃红四物汤 。 说起桃红四物汤 , 它的成长经历也是十分曲折 , 明代的《玉机微义》中记载 , 这个方剂是引自元代的《医垒元戎》 , 然而在现行本《医垒元戎》中并没有找到 , 而且最初它并不叫桃红四物汤 , 而是叫加味四物汤 , 后来在《医宗金鉴》中再次被收录 , 更名为“桃红四物汤” , 之后《方症会要》将其改为“四物加桃仁红花汤” 。 如果对于桃红四物汤的方源 , 准确一点说 , 应当是出自《医垒元戎》 , 录自《玉机微义》 。
所以 , 桃红四物汤从诞生到成名 , 这个过程不仅漫长 , 而且极度曲折 , 但所幸 ,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 , 终于在清代得到广泛认可 。 那么 , 桃红四物汤 , 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呢?按照《玉机微义》中的记载 , 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上桃仁和红花两味中药 , 但是没有剂量 。 对于桃红四物汤的最初用途 , 是用来治疗“瘀血腰痛”的 。 说到这里 , 是不是也想到了四物汤的原始用途?四物汤最早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最初的用途是“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 所以 , 桃红四物汤在最初的应用 , 也基本沿袭了四物汤的初始作用 。 比较戏剧性的是 , 桃红四物汤与四物汤 , 都像变戏法的一般 , 摇身一变 , 都变成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奇效良方 。

桃红四物汤从元代的《医垒元戎》 , 到清代的《医宗金鉴》 , 只是记载了全方的药物组成 , 但是却一直没有剂量 。 有学者考证 , 桃红四物汤真正意义上方药剂量齐备 , 是始于清代医家柴得华的《妇科冰鉴》[1
。 据《妇科冰鉴》记载 , 桃红四物汤全方由“生地三钱(酒洗) , 当归四钱(酒洗) , 白芍钱五分(酒炒) , 川芎一钱 ,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 研泥) , 红花一钱(酒洗)”等6味中药组成 。 桃红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因瘀血阻滞所致的经期产后 , 瘀血未尽 , 经前腹痛拒按或经行不畅等疾病 , 舌脉上多以舌紫暗或有瘀斑紫点 , 脉弦涩或细涩等为特征 。
桃红四物汤从根本上改变了四物汤原本的药物配伍 , 其中的君臣佐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在四物汤中 , 其中的君臣佐使 , 是以地黄滋阴养血为君药 , 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为臣药 , 白芍养血柔肝为佐药 , 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为使药 。 但是桃红四物汤 , 仅仅给四物汤中加上两味中药 , 其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桃红四物汤当以桃仁、红花为君药 , 主要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以四物汤为臣药 , 主要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 。
不过关于桃花四物汤的配伍中 , 还有一种看法 , 那就是以桃仁、红花为君药 , 活血化瘀;以当归、地黄为臣药 , 主要起到滋阴补肝、养血调经的作用;以芍药为佐药 , 主要起到养血和营的作用;以川芎为使药 , 主要起到活血行气、调畅气血的作用 。 全方仅仅六味中药 , 可以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 , 是活血化瘀的最基础、最常用方剂之一 。 这样就是为什么中医十大名方之一的血府逐瘀汤 , 它的活血化瘀基础要以桃红四物汤为根基的重要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