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目的是健康管理,医生坦言“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每年做”

体检的目的是健康管理,医生坦言“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每年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通讯员 王舒慧)拿到体检项目单时 , 人们总是迷茫应先做哪个项目?什么时候能吃东西?要憋多久的尿 , 才能做上B超……近日 , 随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简称“省二医”)健康管理(体检)科体检新区的正式启用 , 该院也推出了“智能导检”新服务 , 几乎不需要排队 , 便能实现快速分流、有序候检 。
省二医体检新区 。 受访者供图
省二医健康管理(体检)科主任贺京军介绍 , 在没有“智能导诊”时 , 总是会出现某个科室排队人特别多、某个科室又没有人的情况 。 基于大数据分析 , 智能系统会对体检人员进行分流管理 , 指引患者检查顺序 , 让大家一到达科室就能做上检查 , 基本不用排队 。
在“智能导诊”过程中 , 患者也能对检查项目顺序进行人性化选择 。 如正在憋尿 , 智能导诊提示的下一个检查项目却不能憋尿 , 患者则可以在系统上选择“改期” , 系统将会重新分配优先检查项目 。 待检查完毕 , 再选择“恢复” , 即能继续做上一个本该检查的项目 。
在贺京军看来 , 体检并不是检完就结束了 , 重点还在于“有人管” 。 “体检后 , 我们会对患者实行全周期智能化健康管理 。 ”贺京军表示 , 针对检查结果中的健康异常问题 , 医院会在小程序上为患者提供免费健康指导 , 请专科医生对体检报告进行一对一解读和健康咨询 , 并制定含监测、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和中医等方面的干预方案 。 对于有就医需求的体检人员 , 医院还会对接临床科室 , 开启免费绿色就医通道 , 让患者快速看上病 。
在众多体检项目中 , 该如何选择才能更“有用” 。 贺京军提醒 , 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每年做 , 也不是项目越多越好 。 “针对性检查 , 才是有效且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 ”如体内已经出现肿瘤病灶 , 并且医生判断有80%以上可能为恶性 , 才需要做PET-CT 。 类似脑部MR , 如果做过一次 , 结果无异常 , 平日也无高血压等症状 , 那么未来至少3年都不必再做 。
“每一个客户的体检项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如乙肝、HPV筛查结果阴性 , 就不必在第二年继续检查 , 至少3年内都可以不必再检 。 ”省二医党委书记田军章强调 , 他们不推荐体检客户做PET-CT检查 , 这类大包围的检查项目与疾病筛查理念并不相符 。
责任编辑:齐征
【体检的目的是健康管理,医生坦言“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每年做”】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