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格输了很多次 曹格为什么会被淘汰


曹格输了很多次 曹格为什么会被淘汰

文章插图
参加《我是歌手》让更多人认识了曹格 。
曹格输了很多次 曹格为什么会被淘汰

文章插图
曹格喜欢为儿子和女儿拍照 。
曹格输了很多次 曹格为什么会被淘汰

文章插图
“我这一辈子 , 输了很多次 。这回让我赢一次 , 爽一下也不错 。”从年初的《我是歌手》 , 到刚刚收尾的《爸爸去哪儿》 , 再到将于11月8日在万事达中心拉开的“我是曹格”演唱会 , 2014年终于轮到曹格坐庄 。曾经历过各种起伏的“薯条爸爸”与漂亮的妻子、可爱宝贝Joe和姐姐Grace绑定 , 一并成为今年在娱乐圈刷屏的人生赢家 。如今在大众认知里 , “曹格”这个名字已为人熟悉 , 无需更多表层的定语加以铺垫 , 而作为一名歌手 , 他的内核构成实则极具层次 。在接受新京报一对一的采访时 , 曹格颇具兴致地完成了一次自我解剖 , 曝光了一套自成体系、“输入输出”式的内循环 , 诸如他的家族影响、音乐经历、他的孩子和妻子 。
采访人员问曹格 , 他曾经在演唱会发布会上提到 , 期待演唱会能够完整地展现过去的曹格 , 现在的曹格以及未来的曹格 。那么 , 未来的曹格会是什么样子 , 现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呈现?他说:“答案需要你自己找 , 我的未来怎么样 , 靠你了 。”他不想给听众一个固定的答案 , 就如他说歌曲好不好 , 完全不能由歌者说了算 , 一切都靠听者 。而他觉得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歌 , 让别人喜怒哀乐 。
爷爷培养了
我的镜头感
我不是与爸爸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常规父子 , 所以多数时间都是与爷爷在一起 。我爷爷是很爱高科技的人 , 虽然他年纪很大 , 却是个器材发烧友 。记得那时候 , 出了新的可以放卡带的DV机 , 他都会第一时间去买 , 然后拿我做实验 , 拍东西 , 喊我耍醉拳 。我那时大概四五岁的样子 , 他拍过很多画面 , 但如今卡带已经发霉了 , 很可惜 。还有他买了新的卡拉OK , 要我来唱 , 他尝试调音这种剧情 。所以不知不觉 , 我很小就已经被培养了唱歌 , 面对镜头这方面的技能 。
从四大天王
吸收“养分”
就我的成长环境来讲 , 从马来西亚到新西兰都有唐人街 , 很多香港、广东人 。最开始学唱中文都是从粤语歌开始的 , 那时候四大天王正是巅峰 , 所以常常会去那边租卡带 。因为买会很贵 , 就租三天 , 拿回去拷贝 。现在那些卡带都还在的 。我们以前都是这样 , 自己做精选集 , 都是刘德华、郭富城、Beyond那些人 。当时特别喜欢张学友 , 其实那会儿大家都在模仿他 , 等到模仿到很像的时候 , 就开始慢慢找自己的风格 。
■ 剧情展开
新京报:1999年 , 郭富城推出的EP《Ask For More》 里就包括你创作的《只有你》等三首作品 。合作是怎样发生的?
曹格:哈 , 这个事情很神奇的 。那时我还在新西兰 , 和一个做音乐的朋友去打电动 , 对手是一个泰国人 。双方PK , 打得很不愉快 , 就快要打起来了 。但不打不相识 , 聊起来 , 我朋友说是做音乐的 , 那个泰国人就说“我认识郭富城经纪人” 。我朋友惊到 , 问“真的假的” 。对方说 , “真的 , 你们有没有什么歌 , 我可以给小美(郭富城经纪人)听” 。那时候还当不可能 , 但也发了DEMO给他 。结果 , 隔了三四个月 , 小美就真的打电话过来 。就是这样 , 但讲出来很多人还不相信 。
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容不得你不相信 。我从小被我爸和爷爷培养唱歌跟面对镜头 , 可我那时自己并没有意识 。然后到了新西兰 , 明明是念土木工程 , 所有的朋友都是做音乐的 。那到现在我当了歌手 , 我还是不懂音乐 , 我只懂得把我的生命、过程 , 用音乐、用唱歌表达出来 。音乐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语言 。
他人影响 后天努力
【他的“输入”】
成为歌手 , 一切都是运气
说到家庭的影响 , 其实我爷爷很爱音乐 , 我爸是律师 , 但他也很会唱歌 。十五岁我到了新西兰 , 虽然读的是土木工程 , 可身边朋友很多是学录音的 , 也很擅长写歌 。但他们自己不大会唱 , 就找我来帮他们 。一来二去 , 我开始学着把他们的旋律改掉 , 对创作产生兴趣 ,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我也不知道莫名其妙地怎么样变成歌手的 , 一切都是运气 。我有很多贵人 , 在我不相信我自己的时候 , 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我 , 我犯错的时候很多人原谅我 , 很多人鼓励我 。
先天条件
我的声音和脾气遗传自父亲
我爸唱歌很擅长高音 ,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多多少少受到他的遗传 , 脾气也是 。他跟我比较像兄弟 , 不太像父子 。他曾经做过乐团鼓手 , 也造过“歌手梦” 。小时候一有机会就听爸爸练团唱很多很经典的英文歌曲 , 他也很鼓励我唱 。我其实更了解也比较喜欢以前的歌 , 像Richard Marx、Steve Wonder、Beatles、Paul Young……好多都是那个年代的 。他也曾经当过我的演唱会嘉宾 , 马来西亚 , 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都有 , 甚至我们上《天天向上》这个节目 , 还唱了Whitney Houston的《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 , 他真的是很爱唱 。
自我学习
因《Super Woman》爱上唱歌
坦白说 , 我现在依然没有很留意那些流行歌 , 听音乐的方式其实和从前一样 。我不是看歌手 , 而是以歌为主 。哪首歌感动了我 , 我可以听十年、二十年 , 都还是会感动 。这个歌手十年前的歌好听 , 不代表十年后他的歌我一定会去听 。每一首歌有自己的生命 , 正好那一首歌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连接到的 , 是我认同的 , 有感受到的 , 我就可以听一辈子 。
通常来讲 , 我都是通过电台听歌 。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CD、卡带 , 睡觉前 , 早上起床 , 空隙都是守着电台 。
■ 剧情展开
新京报:所以哪些歌是可以听一辈子的?
曹格:都是比较冷门的 。像《Butterfly Kiss》 , 每一次听……啊 , 嫁女儿的那种(感觉) , 真的会哭 。像《6, 8, 12》 , Brian McKnight的歌 。那个时候我的猴子死了 。(猴子?)对 , 因为我跟Joe一样很爱动物 , 什么动物我都养过 , 所以我猴子死的时候刚听到这首 , “It's been six months, eight days, twelve hours. Since you went away, I miss you so much……(唱) , 然后就哭了 。那首歌对你来说也许根本没什么 , 可是为什么我听到会那么感动?因为这个我才体会到 , 我的歌好不好听 , 感不感动 , 不在于我唱 , 在于谁听 。
新京报:那时候网络不发达 , 电台里遇到喜欢的歌并容易再找到怎么办?
曹格:一直守着电台 。大概是1990年 , Karyn White《Super Woman》就是在电台里听到的 。那个前奏一起……啊 , 第一次听到就爱上了 。就是这首歌 , 让我爱上唱歌 。很多人说为什么曹格的声音这么像女声 , 这么宽呢?我觉得是因为我在发育的时期 , 唱的、听的全部都是女歌手 , 上世纪90年代正好是女歌手的天下 , 因此练成了我的声带比较松、比较宽 。
我的歌让昏迷老人醒来
如果没有音乐陪伴 , 我们每个人的七情六欲都是不完整的 。你今天很开心 , 可是没有一首很喜欢的歌的加入 , 你那个开心是不完整的 。假使你很难过 , 哭不出来 , 那就来一首对的歌 , 马上可以哭得稀里哗啦 。音乐的力量就是在这里 。可是很多人低估音乐的力量 , 认为音乐就是娱乐 。对我来说音乐不是娱乐 , 是生命的一部分 , 有了音乐 , 生命才会完整 。有人觉得上台请歌手唱歌 , 是娱乐大家 。但我不是 , 我上台是为了唱歌 。大家喜欢的也是听我唱歌 , 而不是看我衣服穿得怎样 。
我最开心的、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有些歌迷跟我说:因为曹格这首歌 , 让我认识了我的太太 , 让我现在有个家庭;因为你这首歌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 , 让我想起我的爷爷;因为你这首歌 , 让我现在很懂得去孝顺我的家人;因为你这首歌 , 让我勇敢地站起来 , 不要再让人瞧不起;或者因为你的故事 , 让我想跟你一样 , 让别人刮目相看 。这些我觉得就是当歌手最好的回报 , 除了每个月的报表以外(笑) 。
■ 剧情展开
新京报:与歌迷之间 , 是否发生过一些曾让你很感动 , 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
曹格:你知道多感动吗?大概两年前 , 曾经有一个人在我面前哭 , 说他爸在医院昏迷 , 每天拿我的CD给他爸听 。终于 , 有一天他爸爸醒了 , 他再放我的歌的时候 , 爸爸说“我听过这歌” 。这是一个香港歌迷跟我讲的故事 , 后来我的演唱会 , 他爸爸同样会出现 。这位歌迷的妈妈也来谢谢我 , 说当时他爸爸醒来的时候也觉得奇怪 , 为什么自己知道这些歌 。最后 , 他妈妈还发誓说只要有曹格的演唱会 , 他们家人都一定会到 。真的 , 他们几乎每一站都来 , 于是我们变成了朋友 , 还会到台湾来我家做客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感动 , 觉得特别好 , 这就是音乐所赋予的意义 。
最大回报
做真实的自己 , 失败也值得
【他的“输出”】
2001年 , 我签到马来西亚的华纳 。最开始以为当歌手很好玩 , 后来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艺人 , 穿什么 , 说什么会被公司左右 。那个时候的曹格是被包装出来的 , 后来到了滚石 , 有机会做比较真实的自己 。成功 , 我有份 , 失败 , 那是我自己的失败 , 所以值得 。
我比较自私 , 歌写出来、做出来都是以我自己的出发点 。你接不接受 , 你感不感动 , 这是我范围外的事情 , 我没办法控制 , 没办法控制的我想都不想 , 把自己想做的做好就好了 。
歌中有爱
我的歌迷变成我的妻子
我妻子其实是我的歌迷 , 所以其实她认识我是先透过我的音乐 。最初不是她跟我有爱存在 , 而是音乐让她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甜蜜的爱存在 , 所以她才喜欢曹格这个歌手 。这个契机是那首《数到五答应我》 ,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首 。到我们真正见面的时候 , 她发现唱这首歌的人 , 写这首歌的人 , 就是音乐里的样子 , 所以她也喜欢上曹格这个人了 , 而不单只是他的歌 。所以慢慢地我们就变朋友 , 就这样开始谈恋爱 。
像我太太 , 你说《背叛》《寂寞先生》那么受欢迎 , 但对她来说一点都没感觉 。可提到《数到五答应我》《烛光晚餐》《你是我的宝贝》 , 她就会说好好听 。因为单纯的人才会喜欢单纯的歌 , 曾经被伤过 , 很伤很痛的人 , 才会听到《寂寞先生》里真正的痛 。所以 , 是你经历过什么 , 你才会感受到歌的内涵 。功劳全是听歌的人 , 不是唱歌的人 。
父与子女
Joe和姐姐也爱音乐
毫无悬念 , Joe和Grace也都是爱音乐的 。我不会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 , 他们喜欢的音乐都是自己挑的 , 想听什么就听什么 。我们家里没有音响 , 我在家也不播音乐 , 我要听歌 , 都是到工作室开很大声来听 。反而小孩子是有音乐的 , 在他们房间有自己小小的天地 。(那有注意他们在听什么吗?)听Justin Bieber、Bruno Mars啊 , 很流行的 。比较清晰记得的是 , 有一天 , Joe突然开始唱我的歌 。《寂寞先生》《梁山伯与朱丽叶》 , 最近一直唱《背叛》 。
姐姐呢 , 她很有主见的 , 很有性格 。你要她唱什么 , 她偏不唱 , 要唱别的 。都是一些公主歌 。有时她会跟哥哥学唱 , 但她不会跟我学 , 可是哥哥会跟我学(得意表情) , 所以我们家是蛮有趣的 。
自我释放
创作是我的一种出口
早些时候 , 因为很爱唱 , 去KTV都会唱上四五个小时 , 像《新不了情》《你把我灌醉》《黑色幽默》《听海》《剪爱》 , 这些都是必点的 。如今很久没去K歌了 , 有了小孩只想和他们在一起 。
我的创作多基于我个人的经历 , 是一种出口 。像《我是歌手》 , 我被淘汰的时候很难过 , 因为我不知道有复活赛 , 简直绝望了 , 就写了好多的歌 , 比如说一首歌叫《农明星》(new version) , 歌词在大概五分钟写完了 。“听 , 每天都在听 , 看 , 人人看明星 。谁最好 , 谁决定 , 是你是我还是自己 , 是你是他还是自己” , 那一段就是说我为什么会被PK出来 , 不服气嘛 , 就写了这首《农明星》 。
到了《爸爸去哪儿》 , 就有不一样的歌出来 , “A B C D E F G H……”我不会一张专辑要统一概念 , 每一首歌都是独立的 , 顺其自然 , 写到什么唱到什么 。
【曹格输了很多次 曹格为什么会被淘汰】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古珺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