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李严 , 是荆州南阳人 , 素有才干 。 刘表在担任荆州牧时 , 听到李严的名声后 , 便任命李严为郡吏 , 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 。 从刘表的这一项任命来看 , 李严是一个很有政治才干 , 多有政绩的能人 。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文章图片
在公元208年 , 曹操率军南下 , 蔡瑁伙同其他人劝刘琮投降 。 曹操在兵不血刃的拿下荆州后 , 全面接管了原荆州的人才 , 李严也被曹操任命为秭归县令 。 但可惜的是 , 李严不愿意在曹操麾下任职 , 便弃官不做 , 向西投奔益州牧刘璋 。
到了益州后 , 李严被刘璋任命为成都县令 。 在担任成都县令期间 , 李严再次以能干闻名 , 多得称赞 。 到了公元213年 , 刘备和刘璋反目 , 在绵竹之战中 , 刘璋派遣李严带兵前往抵抗 。 但令刘璋意想不到的是 , 李严率领部下直接投降于刘备 。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文章图片
李严带资入仕刘备后 , 让刘备十分欣喜 , 而且当时在新野的时候 , 刘备也听过李严的名声 。 所以 , 刘备直接升任李严为裨将军 。 在平定益州后 , 刘备再次升李严为犍为太守 , 兴业将军 。 在蜀汉为官期间 , 李严在刘备的心中还是蛮有地位的 。
当时蜀汉要整改法制 , 刘备让李严、诸葛亮、法正 , 以及刘巴和伊藉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 。 在刘备晋位为汉中王时 , 当时大臣们的汉中王劝进表中 , 李严是蜀汉11位重臣之一 。 要知道 , 这里面的人都是诸葛亮 , 关羽 , 以及张飞和马超等人 。 所以说 , 李严在蜀汉的地位 , 以及在刘备的心中还是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的 。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文章图片
在公元222年 , 夷陵之战失败后 , 刘备退守白帝城 , 征召李严为尚书令 。 而在刘备驾崩后 , 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辅佐刘禅 。 所谓中都护 , 有总领内外军事的职能呢个 , 相当于东吴的大都督 。 换句话来说 , 当时蜀汉的军权在李严的手中 , 而不是在诸葛亮的手中 。
但可惜的是 , 在政治上 , 李严最终斗不过诸葛亮 。 在第三次北伐时 , 诸葛亮借着李严运粮不利 , 耽误国家战事为由 , 趁机夺了李严的兵权 , 并且上表刘禅 , 把李严废为平民 , 流放梓潼郡 。
那么 , 李严被废有诸葛亮的关系 , 可诸葛亮在病逝五丈原后 , 李严为何大哭不止 , 最后激愤而死呢?
实际上 , 李严之所以大哭不止 , 最后更是激愤而死 , 主要是因为李严考虑到蜀汉其他大臣不可能任用他 , 以后为官无望了 , 才忧郁激愤 。
李严虽然有才干 , 但是他为人自视清高 , 和同僚们的关系不好 。 在担任犍为太守时 , 李严为了一己之私 , 要大盖房舍 。 当时郡公曹杨洪反对李严的做法 , 并和他争执不下 , 最后气得杨洪辞官不做 。 在都督江州时 , 李严和牙门将王冲发生矛盾 , 王冲害怕李严的报复 , 最后叛逃降魏 。
因为李严做到了中都护一职 , 他自视清高 , 不愿与护军辅匡等地位差不多的人来往 。 正是因为李严这一性情孤傲的性格 , 使得他和同僚们的关系并不好 。 这么一来 , 在诸葛亮去世后 , 李严也不指望他们能够重用自己了 。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
文章图片
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李严哭得最伤心,甚至“激愤而亡”?】此外 , 李严心术不正 。 当时李严这一中都护的身份 , 已经是蜀汉的高层官员了 。 但是李严并不满足于此 , 相对的 , 他曾建议诸葛亮划分五个郡来组成巴州 , 并让他担任巴州刺史 , 以此来称为一方的封疆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