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

近年来 ,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增大 , 老龄化速度加快 , 供需矛盾突显 , 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尤其是“老年失能”“老人空巢”“未富先老”等问题 , 更是让人们焦虑 。
失能老人疾病与衰老并存 , 不能自己吃饭、穿衣 , 无法行走 , 甚至不能控制排泄……只有依靠他人的照护才能维持日常生活 。
据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统计 , 目前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高达4400万 。 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预测 , 2030年中国失能老人将超过7700万 , 他们平均要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
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
文章图片
对于这些老人来说 , 最大的需求就是有全面周到的照护 。 然而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 “一人失能 , 全家失衡”的遭遇不在少数 , 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更是压力如泰山一般沉重 。
案例一:"给老人喂水喂饭 , 端屎倒尿 , 翻身按摩 , 洗头洗澡 , 虽然父亲瘫痪才瘫痪大半年时间 , 尽管有兄弟姐妹和孩子帮衬 , 我和妻子每天仍然精疲力尽"合肥市葛先生坦言 。
案例二:“85岁的老父亲失能仅5个月 , 就把一家人拖入疲惫、无助、痛苦之中 , 特别是我姐姐和我 , 我们不仅要上班 , 下班还得赶快回家照顾父亲”福州市小郑说道 。
案例三:“我们前后花高价请了几个所谓的专业护工 , 可他们根本不会照顾我老伴这样的危重病人 , 而且都是4050人员 , 年纪较大 , 没干几天就累得受不了 , 不愿意干了 。 ”郑州刘奶奶说 。
都说“床前没有百天孝”来感叹儿女不孝 , 其实谁不想做一个孝顺儿女 , 长期的伺候失能老人真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 。
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
文章图片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 , 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已成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 。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 , 智慧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另辟蹊径 , 把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于养老 ,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护工数量供给不足、养老机构收费过高、空巢独居老人缺乏照料等问题 , 并能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生活的便捷化和舒适度 , 有效助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
针对护理工作中最艰巨的“大小便护理问题” , 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给4400万个失能老人带来了更有尊严的生活、更高的护理质量 , 也“解放”子女双手 。
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穿戴式体验 , 全自动感知 , 通过抽污、温水冲洗、暖风烘干、消毒杀菌自动完成大小便处理 。
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
文章图片
便携式洗浴机实现老人卧床洗浴滴水不漏 , 杜绝搬运风险 , 让老人洗浴变得轻松!
多功能位移机不用多人拖拽抱扶 , 1个人轻松完成老人上下床 , 完全替代轮椅的同时 , 又有坐便、淋浴凳等多项功能 , 是护工家属的首选帮手!
智能行走机器人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新增“升降”功能 , 让失能老人站起来 , 走起来 。
床前没有百天孝?中国4400万失能老人背后的痛
文章图片
21世纪是全球老龄化的时代也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 。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发展智慧养老 , 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是一种必然要求 , 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