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血白蛋白用于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小剂量,高扩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如何选择人血白蛋白才能高效扩容?
白蛋白君:“静脉输液复苏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流动力学不不乱的常见治疗方法 。 然而 , 因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外渗以及体液在组织中的聚积等原因 , 早期扩容有时并不轻易充分发挥其有益作用[1-2] 。
文献表明 , 与晶体液比拟 , 人血白蛋白溶液复苏可以更好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 产生更大的扩容效果[3-5] 。 今天 , 白蛋白君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在危重症患者中20%~25%人血白蛋白的小剂量液体复苏的生理效应及安全性 。 ”
更少的补液量 , 更好的扩容效应
海内共鸣指出 , 理想的液体治疗应在有效而快速增补血容量的同时 , 不增加血管外间隙液体所致的间质水肿 , 无过敏及肾功能损害 , 不影响凝血功能[5] 。
白蛋白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决定因子及酸碱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临床应用的人血白蛋白主要为5%、20%及25%三种浓度 , 研究数据证明4%~5%白蛋白的扩容效应大约即是输注体积 , 而输注20%~25%的白蛋白可达到高于输注溶液4~5倍体积的扩容效果[5] 。 因此 , 20%~25%人血白蛋白的高效扩容能力可匡助危重症患者减少补液量 , 避免液体超负荷的发生[6] 。
我国专家共鸣建议 , 对于需大量液体复苏的危重病人 , 尤其是合并急性肺损伤时 , 建议选择白蛋白实施限制性液体治疗[5] 。
保证安全性的同时 , 带来更好的生理效应
一项旨在评估ICU患者使用20%白蛋白与4%~5%白蛋白进行容量复苏后的复苏液需求及生理和临床反应的研究 , 纳入了英国和澳大利亚的3所ICU内的321例在进入ICU病房48小时内需要进行容量复苏的成人患者 。 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为接受20%白蛋白(n=153)或4%~5%白蛋白(n=168)液体复苏[2] 。
结果发现 , 20%白蛋白复苏组的患者48小时内补液量明显低于4%~5%白蛋白复苏组(P
20%~25%人血白蛋白用于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小剂量,高扩容
文章图片
此外 , 20%人血白蛋白复苏组的蛋白峰值水平较高 , 而钠和氯的水平较低 。 20%白蛋白组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为12小时 , 而4%~5%白蛋白组为15.3小时;20%与4%~5%白蛋白组接受肾脏替换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是3.3%和4.2%(P=0.67) , 转出ICU后患者生存率分别是97.4%和91.1%(P=0.02)[2] 。
20%~25%人血白蛋白用于危重症患者液体复苏——小剂量,高扩容
文章图片
因此 , 结论以为 , 与4%~5%白蛋白比拟 , 使用20%白蛋白复苏能降低危重症患者的复苏液需求量 , 尽可能的减少早期液体正平衡的发生[2] 。
小结
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自然胶体 , 具有高效扩容的作用 ,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是一种具有独特上风的补液选择 。 其中 , 20%~25%的人血白蛋白扩容效应更佳 , 可达到高于输注溶液4~5倍体积的扩容效果 。 临床实践中 , 应根据液体治疗的不同目的、疾病的种类、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状态、疾病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 , 个体化地选择液体种类与治疗方案[5] 。
参考文献:
[1]ChelazziC,etal(2015)Glycocalyxandsepsis-inducedalterationsinvascularpermeability.CritCare19:26.
[2]M?rtenssonJ,etal.Smallvolumeresuscitationwith20%albumininintensivecare:physiologicaleffects:TheSWIPErandomisedclinicaltrial.IntensiveCareMed.2018Nov;44(11):1797-1806.
[3]FinferS,etal(2004)Acomparisonofalbuminandsalineforfuidresuscitationintheintensivecareunit.NEnglJMed350:2247–2256.
[4]CaironiP,etal(2014)Albuminreplacementinpatientswithseveresepsisorsepticshock.NEnglJMed370:1412–1421.
[5]赵玉沛,杨尹默,楼文晖,孙备,虞文魁.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专家共鸣(2015)[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09):96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