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动态清零”?

今天 , 人民日报发表作者为“仲音”的评论员文章——《“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 。 这是在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有所反复的情况下 , 官方媒体就中国防疫政策导向发出的最明确信号 。
我一直是“动态清零”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 我每天关注国内外疫情数据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 , 中国当前实施的“动态清零”政策 , 依然是全世界综合成本最低的防疫政策 。
原因很简单 , 第一 , “动态清零”政策有着清晰、严谨的科学依据 。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 , 现在疫情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 最新的奥密克戎各种变异毒株传染性极强 , 对有基础疾病、高龄人群等脆弱群体 , 依然有很大的伤害 。
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 , 即便是在美国 , 也有很多专家担心 , 在今年冬天 , 新冠与流感叠加 , 会进一步加重美国医疗体系的负担 。
疫情进入第三年 ,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下 , 哪个国家不认真防疫、哪个国家选择“躺平” , 哪个国家的老百姓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
美国抗疫失败 , 让美国民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美国作为全球最富裕、人均医疗投入和人均占有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抗疫失败 , 创下了新冠感染人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两个可耻的纪录 , 一定会给这个国家在世界史上留下一个永恒的污点 。
第二 , “动态清零”政策符合中国的国情 ,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中国人口众多 , 人均医疗资源并不富裕 , 60岁及以上的新冠脆弱人群总量高达2.67亿 。 如果任由疫情蔓延 , 像一些西方国家一样 , 在民众当中搞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死亡轮盘赌” , 后果将不堪设想 。
坚持“动态清零” , 保护的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 , 保护的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 。
而且 , 坚持“动态清零” , 不仅仅保护了高龄、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 , 实际上也保护了我们每一个人 。
因为 , 一旦疫情失控 , 造成医疗体系挤兑甚至是崩溃 , 其他病人也将受到影响 。 国外一些地方 , 疫情严重时 , 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苦苦哀求、无处就诊 , 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
再考虑到新冠病毒即便是对年纪较轻、身体比较健康的人群 , 也有一定比例的致死率 , 还有所谓的“长新冠”等问题 , 我们可以说 , 坚持“动态清零” , 就是在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
放眼全世界 , 一些国家选择在病毒面前“躺平” ,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不足 , 根本没有办法像中国这样真正做到“动态清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 这些国家的治理和运行逻辑决定了 , 当政者难以让整个社会为保护脆弱人群而付出抗疫的代价 。
那么 , 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有一部分人希望“彻底放开” , 希望“不要再管疫情”了呢?
具体来说 , 也有几种原因:
第一 , 有些人只看到了防疫给自己工作和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 , 而不去考虑不防疫可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 , 甚至天真地以为 , 只要不防疫 , 社会就能立即恢复正常运转、经济就能立即好起来 。 这种想法无论是从事实还是从逻辑层面加以审视 , 都是错误的;
第二 , 有些人以讹传讹 , 不尊重科学 , 简单地认为 , 现在奥密克戎致死率低 , 所以不用再花那么大的代价去防疫了 , 他们看不到中国高龄、有基础病的人群数量庞大、人均医疗资源不充分等现实 , 盲目鼓吹向那些躺平的国家学习 。 实际上 , 即便是2022年 , 美国仍因抗疫失败而让老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从2022年年初到9月下旬 , 美国新增新冠死亡人数超过22万 。 而过去十几年里 , 美国每年因为流感死亡的估计人数最多时也只有5.2万 。 因此 , 说奥密克戎是大号的流感 , 缺乏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