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文:支持二级综合医院功能转型康复!

支持人口导出区域二级综合医院功能转型为康复和长期护理机构 。
来源|看医界编辑
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需求 , 稳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 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 不久前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上海市健康老龄化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
重磅发文:支持二级综合医院功能转型康复!
文章图片
《方案》明确 , 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需进一步加强 。 支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开设安宁疗护床位 。 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同址或邻近设置 。
同时 , 支持人口导出区域二级综合医院功能转型为康复和长期护理机构 。 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护理服务 , 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提供日间护理、居家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 。
推广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 , 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或内科门诊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 , 加强老年综合征管理 ,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服务 。 加强医疗急救(120)分站网络建设 。 加强老年人用药保障 , 保证老年慢性病、常见病药品配备 , 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药学门诊 , 开展老年人用药监测 。
《方案》还明确 , 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功能建设 , 按照服务半径、需求特点等 , 通过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或家庭医生工作室(团队)实现功能覆盖 。 不断提升区域医养服务能级 。 畅通社区与专科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通道 。
同时 , 深化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机制 , 探索以项目方式 , 为在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医护人员支付劳务费 。
鼓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组建医养联合体 , 内部建立有序转诊、双向转介机制 。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 不断优化审批服务 ,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 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 , 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区、示范机构 。
并依托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 , 推进面向医养结合机构的远程医疗 。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适老化改造 。 到2022年 , 全面完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 , 并不断提升内涵 , 形成一批示范性机构和典型经验 。
对接失能老年人迫切需求 , 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延伸护理服务 , 将机构内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社区和居家 , 鼓励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 加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 , 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为基础 , 长护险服务为补充 ,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
《方案》要求 , 推进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 。 支持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加强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 在人才引进、科研经费、教学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
此外 , 该《方案》还强调 , 要全面加强老年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与激励 。 完善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 。 落实医师区域注册制度 , 鼓励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 在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 , 可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的激励政策 。
实际上 ,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作为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之一 , 目前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 。
然而 , 未来康养行业一定是朝阳行业吗?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社会办医转型或布局康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1月11日 , 由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2康养融合发展大会将依托2022上海医交会召开 , 届时康养机构负责人、管理者、业内专家将出席论坛 , 与参会者近距离交流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