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

自洪秀全金田起义发起太平天国运动 , 一直到定都天京 , 前后仅仅用了3年零2个月 。 这期间 , 太平军横扫江南 , 控制的面积多达数省 , 人口数千万 。 这让咸丰帝心惊肉跳 , 也让所有人感到吃惊 , 他们感叹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太平军发展如此迅速?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论战斗力太平军与人数众多的清军自然无法相比 , 论战场指挥洪秀全等人也是半路出家 , 而且太平军进军天京这一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 , 他们多次在战场上失利 , 几乎被扑灭 , 但每次又都能重新振作 。 这个问题咸丰帝和他的大臣们一直很迷惑 。
对于一支农民军起义队伍来说 , 人数的多少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武器 , 一句能打动人心的口号胜过千军万马 , 太平天国的燎原之势 , 来自于他们所提出的主张 , 其中经济方面的主张是重点 , 而最重要的是圣库制度和土地制度两项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圣库制度是一项经济纪律 , 它规定一切财物均为上帝所赐 , 所以必须交到圣库里来 , 由大家共享 。 金田起义时 , 参加举事的人都是变卖了全部家财后扶老携幼而来 , 到后来就把全部财产交给了公库 , 其个人衣食支出也都由公库开支 。 从此之后 , 太平军在作战中缴获的财物都一律上交 , 个人不得私藏 , 将士的生活也需要由公库提供 。
定都天京以后 , 在天京小西门灯笼巷设立天朝总圣库 , 总管财富 。 圣库设:“总圣库、总圣粮正、副、又正、又副各四人 , 典圣库、典圣粮各四人 , 另有总圣库协理二人 , 分主库藏粮米之出纳;典油盐四人 , 主收发油盐;典买办二人 , 主采买物料;浆人四人 , 主收发酱醋;宰夫四人 , 主宰割牲畜;典天茶二人 , 主收发茶叶;典茶心二人 , 主收发果品点心”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天平天国的圣库制度 , 实行的是财物和日常供给上的平均分配 , 个人没有私财 , 虽然也有许多的等级差异 , 但对于受尽了欺压 , 看惯了官场腐败的穷百姓来说 , 这些主张无疑是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
另一项是土地制度 ,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土地政策 , 它规定天下的土地分为九等 , 以户为单位按照土地的好坏搭配着平均分配 , 不分男女人人有份 , 16岁以上的分全份 , 15岁以下的分半份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又规定 , 每5家设“伍长”一人 , 每家出1人当兵 , 以25家为单位组成1个“两” , 2个“两”设“两司马”主持 , “凡当收成时 , 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 , 余则归国库 , 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 农民除耕种外 , 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 , 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瓷、木活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 。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仅用了3年多时间,太平军靠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 , 土地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 , 土地关系解决的好坏事关历代政权的兴亡 , 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反兼并 , 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 但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规律是土地会向少数人集中 , 从而形成了所谓历史周期律 , 这个规律即是:兼并严重、农民起义、王朝更迭、解决兼并、再兼并、再起义……
土地兼并是农民起义的主要诱因 , 因此起义者经常通过平均土地的口号吸引民众 。 晚清时期的土地兼并现象尤其严重 , 可以用“一邑之中 , 有田者一 , 无田者九”来形容 。 因此 , 对于广大的农民和佃户来说 , 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最大的梦想 ,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为之尽全部力量去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