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

今天分享一篇【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8月23日 , 是24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 , “处”为止 , 处暑即暑期已结束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 。中午热 , 早晚凉 , 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 。“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 。昼热夜凉的气候 , 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 。中医专家强调 , 处暑时节应注重养生 。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处暑养生应安静性情 , 早睡早起 。”岛城中医专家李文臣主任医师说 , 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 时至处暑 , 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 , 但早晚已有凉意 , 秋燥也逐渐明显 , 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 。
处暑应重视精神调养 。李文臣主任说 , 时至处暑 , 秋意越来越明显 , 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 , 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 不利于人体健康 , 因此 , 在精神调养上 , 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 , 使神志安宁 , 使情绪安静 , 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 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
在起居调养方面 , 李文臣主任指出 ,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 , 气温日较差增大 , 此时 , 在起居方面 , 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 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 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 , 要注意早睡早起 , 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 , 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
运动饮食养生正当时
“处暑后 , 气候宜人 , 适宜户外运动 。”但李文臣主任建议 , 处暑后运动量不宜太过 , 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 , 避免大量出汗 , 以伤阳气 。
李文臣主任说 , 在《遵生八笺》就有每日寅时(凌晨3-5点) , 正坐 , 向左右转头 , 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 , 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 , 调息吐纳 , 吞咽津液 。可以看出古人也重视处暑后的运动养生 。李文臣主任说 , 简单易行的运动很多 , 要因人而异 , 比如可做广播体操 , 打太极拳、散步等 。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 , 肺脏独旺 , 饮食上宜增咸减辛 , 助气补筋 , 以养脾胃 。”李文臣主任建议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 , 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 , 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 。
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 , 以防秋燥 。为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 , 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
三招应对秋乏
俗语说 , 春困秋乏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除秋乏?李文臣主任建议 , 一要保证充足睡眠 , 改掉夏季晚睡习惯 , 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 , 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 , 并保证早睡早起 。另外 , 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
解秋乏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 。李文臣主任建议 , 保持饮食清淡 , 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 。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 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 , 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 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
还有就是加强锻炼 。李文臣主任说 , 锻炼以早晚为好 。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 , 特别是下午感到特别疲乏 , 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室内养些植物 , 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 。”李文臣主任说这样可以调节室内空气 , 增加氧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