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最偏远的“野人女真”是什么人?

女真人 , 这个起源于白山黑水的民族自12世纪以来 , 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 金朝建立后 , 大量女真人南迁 , 这批女真人后来均被汉化 , 之后也被归为汉族 , 但是 , 在东北地区 , 仍然有残留了很多女真部族 , 它们经过金元两代 , 一直保持着女真人的生活方式 , 所以仍被认为是“女真人” , 在明代初期 , 朝廷将女真人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 。
这“三大部”并不是说女真人分为三个王国 , 而是根据分布地域所划分的集团 , 明朝根据它们的地域 , 以及这些部族与朝廷之间的关系 , 将东北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分为不同的集团 , 那么 , 这“三大部”都是怎么分的呢?
“盖女真三种 , 居海西 , 等处者为海西女真 , 居建州、毛怜等处者为建州女真 , 各卫所外 , 又有地面、有站、有寨 , 建官赐敦 , 一如三卫之制 , 其极东为野人女直 , 野人女直去中国(中原)远甚 , 朝贡不常”——《大明会典》 , 古代有些文献会将“女真”写为“女直”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最偏远的“野人女真”是什么人?
文章图片
建州女真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 , 它就是后期建立了清代的那批女真人 , 建州女真前身其实是辽金时代的“五国部”(完颜部 , 即金朝皇室部族的附属部族) , 明朝初期 , 势力挺进东北的时候 , 元代辽阳行省所封的三个女真万户分别在分别在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斡朵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儿带领下 , 归附明朝 , 明朝设置了三个羁縻性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三卫 , 让这些部族首领当机构长官 , 名义上成为明代的边疆内藩 , 于是 , 这批人被称为“建州女真” 。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最偏远的“野人女真”是什么人?
文章图片
建州三卫 , 建州卫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 , 以胡里改部属地设置 , 位于今绥芬河流域 , 以胡里改部首领火儿阿万户阿哈出(赐名李承善)为指挥使 。 其后在永乐年间又以依附于胡里改部的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 , 以斡朵里部首领孟特穆为指挥使 。 二者位置均曾多次迁移 ,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又从建州左卫中分出建州右卫 , 孟特穆之子董山为指挥使 。 三卫的首领多由世袭产生 , 但须经明朝政府认可后方生效 , 并且须按规定前往京师北京朝贡 。
海西女真 , 分布于海西(今松花江东)的黑龙江流域 , 这批女真人后逐渐形成四个大部族:叶赫、哈达、乌拉、辉发 。 在后来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崛起之时 , 它们为抵御努尔哈赤的兼并 , 曾与建州女真爆发过大规模战争 , 不过后来古勒山之战 , 以叶赫为首的九部联军惨败于建州女真 , 其丧失了抵御建州女真的能力 , 1619年 , 被建州彻底兼并 , 成为后金——清集团的一部分 , 后世著名的慈禧 , 便来源于海西女真的叶赫部 。
而“海西”则是源于元朝 , 朝曾设置过“辽东海西提刑按察使”“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海西右丞”“海西宣慰司”等机构或官职 。
女真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最偏远的“野人女真”是什么人?
文章图片
建州和海西两支女真人基本合流 , 那野人女真呢?
野人女真 , 这个名字听着就有些怪异 , 大家对它的了解也不多 , 它又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呢?
其实 , 这部分女真人相当特殊 , 相对于建州和海西 , 它们相当松散(尽管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也不是完全就是一体的 , 但野人女真分散程度更甚 , 其部族间几乎就没有联系) , 而且 , 清朝统治集团 , 从努尔哈赤发家 , 一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 , 均没有彻底控制过野人女真中的部族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