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富贵逼人是什么意思

我们称男子二十为“弱冠”之年 , 那么三十 , 四十 , 五十、、、、、、呢?七十古稀——俗语讲“人到七十古来稀” , 是说古时候人的寿命普遍都比较短 , 如果有人能活到七十岁 , 就已经很是稀有罕见的了 , 一直到解放之后 ,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 人均寿命才提升 , 自古活到七十岁都是稀有的 , 因此叫“古稀” 。

弱冠之年富贵逼人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弱冠之年”代指什么年纪?二十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 , 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弱冠之年指几岁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 。
一、弱冠之年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 , 卓荦观群书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所谓才子者 , 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 , 学问文章 , 如江如海 , 乃可称之 。”
古时候 , 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 , 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 , 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男行冠礼 , 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 , 谓之“结发” , 然后再戴上帽子 , 在《说文》里:冠 , 弁冕之总名也 。谓之成人 。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 , 举行冠礼 , 并赐以字 。冠岁 , 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 , 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5653739龄 , 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 , 故称“弱冠” 。指刚成年 。指二十岁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 这时就要行“冠礼” ,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地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
3、古代弱冠之礼的讲究
弱冠之年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 ,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 , 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 。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 , 选定加冠的来宾 , 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 , 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 , 祭告天地、祖先 。
冠礼进行时 , 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 , 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 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 , 表示弱冠之年从此有参政的资格 , 能担负起社会责任 。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 , 就是军帽 , 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 。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 , 是古代通行的礼帽 , 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 。
二、其他年纪别称
男子: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杖朝(80岁)、耄耋(90岁)、期颐(100岁)
女子:金钗(12岁)、豆蔻(13岁)、及笄(15岁)、碧玉(16岁)、桃李(20岁)、花信(24岁)、摽梅(出嫁)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百壮 , 还比较年少 , 故称“弱” 。冠 , 指代成年 。弱冠:度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 , 这知时就要行“冠礼” ,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地帽子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 不能用于女子道 。弱冠之年: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 , 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 , 白首无成 。”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 , 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e68a84e8a2ad7a6431333365653330年而笄” 。“笄” , 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
花甲:指60岁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 , 循环落落如弄珠’ 。”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 , 故称“弱冠”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 。20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弱冠之年富贵逼人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弱冠”“而立”“不惑”等这些都是什么意思?1. “弱冠”的意思为:男子20岁称弱冠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 以示成年 , 但体犹未壮 , 还比较年少 , 故称“弱” 。冠 , 帽子 , 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 不能用于女子 。
2. “而立”的意思为:指年至三十 , 学有成就 。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
3. “不惑”的意思为:遇事能明辨不疑 。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
弱冠的出处:古时候 , 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 , 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 , 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男行冠礼 , 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 , 谓之“结发” , 然后再戴上帽子 , 在《说文》里:冠 , 弁冕之总名也 。谓之成人 。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 , 举行冠礼 , 并赐以字 。冠岁 , 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 , 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 , 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1]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花甲 , 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 , 不满周岁称襁褓 。
2至3岁称孩提 。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
10岁以下称黄口 。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
男子20岁称弱冠 。
30岁称而立之年 。
40岁称不惑之年 。
50岁称知命之年 。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
70岁称古稀之年 。
80岁称杖朝之年 。
80至90岁称合?之年 , 耄耄之年 。
100岁乐期颐 。
另外 , 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 , 称青少年为束发 , 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 , 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 , 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两至三岁 。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 , 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 , 脱去乳齿 , 长出恒牙 , 这时叫“龀” , “龆年”或“髫年” 。
总角:幼年泛称 。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 , 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 , 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 , 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 , 谓十六岁 , 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
而立:三十岁 。
不惑:四十岁 。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
而立:指人三十岁 。
【弱冠之年富贵逼人是什么意思】不惑:指人四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