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

文章插图
鼓浪屿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 , 建于1913年 , 主人林尔嘉 , 又名叔臧 , 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 。
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 , 翌年割台湾给日本 , 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 , 迁到鼓浪屿居住 。其后 , 叔臧建了这座花园 。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

文章插图
菽庄依海建园 , 海藏园中 , 傍山为洞 , 垒石补山 , 与远处山光水色互为衬托 , 浑为一体 。所造楼台亭榭不一其形 , 迦桥低栏 , 形若游龙 。园内看海 , 波浪拍岸 , 依栏远眺 , 极尽山海之致 , 复有岩洞之幽 , 鲜花满径 , 绿树成行 , 为难得之胜景 。花园建造分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 。进园 , 便有横墙一堵 , 挡住游人视线 , 把海藏入园内 。藏海园有五景:即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也有五景 , 即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 。以后又陆续建小板桥 , 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茅亭、 扇亭等 。
“眉寿堂”位于入园庭院右侧 , 表示祝愿长寿的意思 。又名“谈瀛轩” , 因台湾古时称瀛州 , 此乃表示怀念台湾的意思 。眉寿堂临海两边有曲堤 , 每逢大潮 , 坐在堤上俯身可以掬水 , 倘在月夜 , 又可领略“掬水月在手”、“满目飞明镜”的意境 。
壬秋阁 , 建于农历岁次壬戌之秋而得名 , 落成之日 , 正逢久雨初晴 , 江山如洗 , 主人趁此良辰邀客吟诗 , 自己也吟有:“横江鹤去笛声在 , 未信消沉八百年”之句 。壬秋阁水陆各半 , 东西两拱门 , 一背陆一朝水 , 在此可观山赏海 , 山岚流云 , 帆影鸥鸟 , 尽收眼帘 。
真率亭 , 形状似菱 , 背山临水 ,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 在此见仁见智 , 各抒已见 , 可达到“真诚坦率 , 胸无芥事”的境界 。
四十四桥 , 乃全国主景 , 因主人建桥时四十四岁而得名 。此桥下有闸门 , 把海水引入园内 , 构成了大海、外池、内池三处 , 把大海藏进去 。由于桥身迂回曲折、凌波卧海 , 宛如游龙 。桥上有观鱼台 , 渡月亭 , 千波亭 , 渡月亭有楹联:“长桥支海三千丈 , 明月浮空十二栏” 。在月夜 , 坐在亭里 , 看皓月当空 , 静影沉璧 , 令人浮想联翩 , 月下涛声 , 轻如细语 , 仿佛与人谈心 。明月之夜 , 游此最佳 。
补山园 , 隐含山河破碎 , 亟待修补之意 。“十二洞天”是人工造出来的连环洞 , 像猴子洞 , 因客人进洞摸不出路来 , 又叫迷魂洞 。十二洞天 , 即十二洞室 , 以地支的子、丑、寅、……戊、亥为名 , 洞室大小、形状各异 , 小径错落、上下盘旋 , 曲折迷离 。
亦爱吾庐 , 乃林家居住的院子 , 昔日用竹篱笆围起来 , 并种菊花 , 主人在欣赏“竹禽茅舍自甘心”之余 , 对家居情景 , 颇为自得 , 故名“亦爱吾庐” 。
顽石山房 , 是主人读书之地 , 他自比:顽石“希望通过攻读 , 能够聪明颖悟 , 故称“顽石山房” 。
从妙处说 , 是“藏”、“借”、“巧”三个字 。“藏”就是把海藏起来 , 进门左拐后 , 才能见到万顷碧波的大海;四十四桥把海水引入园内 , 变成大海、外池、内池 , 使海水不再扬波 , 这就是“藏”字做工夫 。
“借” , 就是借景、借声、借意、借影 。化他物为已物 , 纳外景为内景 , 借日光岩为仰景 , 南太武山为远景 , 借大海做铺垫 , 借楼阁做近景 ,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巧” , 四十四桥凌波卧海 , 按不同地形变化 , 依山垒石建亭 , 围池砌阶联以曲桥 , 宛如游龙 。使小巧玲珑的花园 , 扩大数倍 , 且园内亭阁无一雷同 , 此乃巧字做工夫 。
景点攻略
菽庄花园门票:30元/成人;15元/未成年人、老年人
开放时间: 8:00-17:30
地址:港仔后路7号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 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电话:0592-2063744 206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