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清明节习俗 扫墓说法多

今天分享一篇【台湾清明节习俗 扫墓说法多】希望大家喜欢 ,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 , 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中国幅员辽阔 , 南北气候不一 , 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 , 有二月初二的 , 也有三月初三的 。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 , 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 。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 , 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 , 日期由每家自定 , 一直到清明为止 。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 ,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 , 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 , 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 , 祭礼相当隆重 , 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 。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 , 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 。这个仪式俗称“挂纸” , 是献给祖先的钱 。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 , 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 , 蛋壳就撒在墓地上 , 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扫墓的同时 , 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 , 一方面是慰劳 , 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 。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 , 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 , 扫墓时要整修坟墓 , 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 , 回家时再带回家 , 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
【台湾清明节习俗 扫墓说法多】过去的台湾农村 , 每当扫完墓之后 , 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 , 来的人愈多 , 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 , 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 , 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 , 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 , 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 。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 , 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