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孙子兵法简介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孙武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孙武,字长卿,后人尊为孙子或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学界大多认为与孔子同时而略晚 。
2、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 ,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
3、膑生阿鄄之间 , 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世传其兵法 。
4、” 学界大多认为约与商鞅、孟轲同时 。
5、《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是孙武离开齐国到吴国之初隐居在都城姑苏时写出的 。
6、《孙子兵法》亦称《吴孙子》、《孙子》、《孙武子》等,全书十三篇,虽只有5900字左右 , 却是一部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的兵学杰作 。
7、据现存文献资料记载,《孙子》一书最早见于《史记》载述 。
8、《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这样写到,吴王阖闾对孙武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见《孙子兵法》在孙武觐见吴王阖闾时就是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了 。
9、《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还写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也就是说《孙子兵法》早在战国中晚期,已广泛流传于天下 。
10、然而 , 古书之流传主要是靠传抄,在传抄的过程中,可能改变古书原有的面貌,尤其若是传抄者本人加入个人的意见,更可能使原书内容遭受改变而失去其完整性 。
11、《孙子兵法》存在着甚多作者与内容上的疑问,可能就是因为传抄上的因素所致 。
12、古书传抄错误或书缺简脱在所难免,为求其保存上的完整,历来皆有古籍的整编工作 。
13、西汉对于兵法文献的整理,根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的记载,曾经有三次 。
14、第一次是在西汉初年 , “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 , 定著三十五家” 。
15、这三十五部也就是当时官方的兵书精华 , 但不知《孙子兵法》是否被选入其中,不过以韩信用兵常以《孙子兵法》为活用准则,盖可推断当在其中 。
16、第二次整理是在汉武帝时候,“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 。
17、第三次兵书整理为孝成帝时代 。
18、当时实施全国性的大规模图书搜集工作,由光禄大夫刘向统领校雠整编 。
19、在兵书方面则由步兵校尉任宏负责,整理后之兵书归入于《七略》之中 。
20、西汉三次兵书整理后 , 《孙子兵法》在兵学中的地位得以确立 。
21、此次整理,“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兵书被区分为兵权谋、兵形式、兵阴阳、兵技巧等四类,而《孙子兵法》则列权谋类之首 。
22、后《七略》失传,一些基本的内容由班固《汉书?艺文志》保存下来 。
23、不过《汉书?艺文志》所录《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清朝学者毕以珣在《孙子叙录》中指出了篇章骤增的原因,认为其余六十九篇都是孙武的佚文,是孙武及其弟子在十三篇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所致 。
24、东汉末年,曹操等人开始为《孙子兵法》作注 。
25、曹操《孙子注》,其自序中称“略解”,是现存世的《孙子兵法》最早注本,除了首先注释之功,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贡献还有两点,其一是独尊《孙子兵法》,认为此书是所有兵书中写的最好的一部,进一步确立了《孙子兵法》的地位 。
26、其二是恢复了十三篇原型,把汉以来很庞大的八十五篇《孙子兵法》作了区分 , 只为十三篇作注,而将十三篇之外的内容另编为《续孙子兵法》二卷 。
27、曹操的注释简明切要,具有很高的军事学术价值 , 问世后即备受人们的称誉推崇 。
28、曹操之后,注家纷起,各呈异态,一直到宋代,流传下来的著名注者有十家 。
29、注本的大量出现促进了《孙子兵法》的广泛传播 , 在流传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的版本体系 。
30、宋代时期《孙子兵法》的主要传本为《武经七书》与《十家注孙子》两大系统 。
31、到明代,则以《武经七书》本为主流 。
32、到了清代,孙星衍从《道藏》中抄出《十家注》本,并对其做了一番认真细致的校订考辨,使之名声鹊起,一举打破了自宋以来主要以武经本流传的局面 。
33、孙校《孙子十家注》也因此而成为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同时也是最实用的《孙子兵法》读本 。
34、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简本《孙子兵法》,系迄今为止发现的《孙子兵法》最早的手抄本 。
35、据专家考证,比《史记》的成书至少要早数十年以上 。
36、 它使我们注意到:(1)今本与简本除去个别句子的顺序变易和字词增减外 , 二者是大体一致的 。
37、(2)宋以前的古书引文虽经节引、改易、增删而不尽可据,但仍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古本原貌,要比今本更接近于简本 。
38、(3)宋以来的各种版本虽间有差异,但与简本相比 , 这些差异却显得微不足道,其中不少都是因翻刻、重刻而造成新的讹误 。
【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孙子兵法简介】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