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比喻什么

过犹不及比喻事情做得不够 。
过犹不及,读音guòyóubùjí,汉语成语释义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
【过犹不及比喻什么】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应恰如其分 。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 。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
造句:
1、白玉堂道:“你我读书人,待人接物,理宜从权达变,不过随遇而安,行云流水 。过犹不及,其病一也 。兄台岂不失于中道乎?”
2、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过犹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