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一文教你判断方法,乱补一通反而伤身

养生|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一文教你判断方法,乱补一通反而伤身

文章图片

养生|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一文教你判断方法,乱补一通反而伤身

文章图片

养生|阴虚、阳虚,傻傻分不清楚?一文教你判断方法,乱补一通反而伤身

正值夏秋换季 , 老陈感觉身体不适 , 怀疑是肾虚 。 朋友告诉他 , 每天喝一小杯乌药泡的酒 , 不仅活血 , 还可以补肾 。 老陈信以为真 , 花高价买了2瓶“无药酒” , 结果喝出事了 。
那天老陈邀请朋友来家里聚餐 , 酒足饭饱后想起来活动一下 , 没想到他一站起来就感到一阵眩晕 , 昏倒在地 。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 , 医生检查发现是“乌药中毒”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 幸好抢救及时 , 最终老陈脱离了危险 。

?一、阴虚、阳虚 , 别再分不清!
实际上 , 很多人补肾都像老陈一样 , 不分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 乱补一通 , 结果反而补出问题 。 补肾虚 , 一定要先分清楚“阴阳”再出手 。
肾阳虚 , 是指肾阴气不足 , 主要是由先天不足或后天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 , 比如劳累过度、用脑过度、夫妻生活过度等 , 使肾阴过度耗损 。
肾阴虚 , 是指肾阳气不足 , 主要是由年纪大或久病伤肾、夫妻生活频繁等原因造成的 。
那么 , 肾阳虚和肾阴虚应该怎么区分呢?我们主要通过症状来辨别 。
肾阳虚以怕冷为主要特征 , 表现为脸色苍白或黝黑、疲乏无力、手脚冰冷、精神不振、畏寒怕风、受凉腹泻、身体水肿、尿频尿急等 。
肾阴虚以怕热为主要特征 , 表现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尿短黄赤、眩晕耳鸣等 。

?二、这些方法不补虚 , 反伤身
说实话 , 肾虚不少见 , 补肾的方法也五花八门 , 但是真正能补对的人并不多 。 下面这几种方法 , 不但不补虚 , 反而会伤身 。
1、药酒
药酒不仅补肾 , 还延年益寿、包治百病?如果你真的这么想 , 那就错了 。
事实上 , 无论是什么药酒 , 成分都少不了酒精 , 而酒精属于一类致癌物 。 药酒是用蒸馏酒浸泡中药材制成的澄清液体 , 虽然并非单纯的酒精饮品 , 含有较多药性成分 , 但是如果出于保健的目的长期服用 , 还是具有一定风险的 。
2、以形补形
吃核桃补脑、吃猪蹄补脚、吃腰子补肾……这种话你一定没少听 。 只不过 , 以形补形是真的吗?
早在2000年前 , 《黄帝内经》就记载了“以形补形”的方法 , 但将其理解为“吃什么补什么” , 未免不够科学 。 在中医看来 , “以形补形”是一种治病的思维方法 , 而不是具体的食物 。
例如 , 高尿酸患者要多喝水、多运动 , 才能降低尿酸水平 , 否则会损伤肾脏 。 有的患者思路清奇 , 在未损伤肾脏前就大量食用猪腰补肾 , 结果反而得了痛风肾、肾结石 。
其实 , 动物内脏的嘌呤比较高 , 而嘌呤又是高尿酸的罪魁祸首 , 这样一来只会升高尿酸水平 , 加重病情 。
所以 , 以形补形要与时俱进 , 不能一成不变 , 更不能盲目地认为吃什么就真的能补什么 。 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实际 , 根据个人的生理病理情况来定 。

?3、乱吃保健品
保健品就一定能保健?非也 。
一项调查显示 , 在ED患者中 , 只有不到7%会服用正规药物 , 其余大部分通过偏方来补肾壮阳 。 实际上 , 所谓的“偏方”也有副作用 , 甚至违规添加药物成分 , 欺骗消费者 。
更可怕的是 , 由于添加的成分和剂量不稳定 , 药效缺乏监控 , 盲目服用偏方容易对肝肾功能产生潜在伤害 。 对于不明情况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来说 , 服用后风险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