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

#头条创作挑战赛#
1号大手术室内 , 护理、麻醉以及外科几乎都是双倍的人数出现在术间内 。
然而 , 麻醉迟迟未开始 , 手术更不可能开始 。
忙碌声中 , 外科医生催促道:赶快麻醉吧!
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
文章图片
麻醉科 , 两个人一起在忙:一个人负责抽药、补充液体以及输血;另一个人 , 准备麻醉所需的各种药品和物品 。
监护仪上 , 血压从入室之初的70多逐渐上升到80多 , 但监护仪上仍有多项参数报警:极低灌注的脉氧饱和度波形 , 扭曲地向前走着 。 92%的数值 , 已经不值得信任;心电图 , 伴随着ST段改变向前奔走着 。
再看患者 , 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 。 胡子拉碴中 , 透露着灰白的脸色 。 已经淡漠的神志 , 一直答非所问 。 摸一下腹部 , 硬邦邦的 。
询问外科诊断方向 , 不耐烦地答道:消化道穿孔!同时 , 再次催促:赶快麻醉吧?
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
文章图片
但 ,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 , 麻醉科两人不予回应 , 只是继续在那里忙着 。 甚至 , 只是在那里看着输液输血 , 并没有注射麻醉药的意思 。
术前急查血象 , 白细胞已几万 , 明显有消化道穿孔感染迹象 。
看到入院时尚有一点意识、这会儿基本没有意识的患者 , 外科医生心急如焚 , 希望尽快通过手术控制感染 。
没想到 , 麻醉科竟然不紧不慢!
他们不知道的是 , 麻醉科的两个人心里更急!这么严重的感染性休克 , 每拖延一分钟都是危险的 。 但 , 仓促上麻醉 , 有可能把患者直接送走 。
为了争取一线生机 , 稳住呼吸和循环两条线至关重要 。
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这两条线又相互影响 。 呼吸功能变差可以导致循环走向无可挽救;崩盘的循环下 , 呼吸也坚持不了多久 。
为了减缓呼吸受影响 , 麻醉医生用面罩为患者高流量吸氧 。
点滴管里 , 如柱的液体正奔向患者的体内 。
又过了一会 , 监护仪警报声似乎没那么急促了 。
麻醉科一个人缓慢推注一点儿血管活性药物 , 另外一个人则开始为患者给氧去氮、进一步提升患者氧分压 。
看到麻醉科终于动了 , 外科赶快跑出去刷手 。
尽管只用了很少量的麻药 , 患者的循环仍然出现了严重的抑制 。 堆积的乳酸 , 已经让患者的心血管软弱无力 。
再次“捞回”患者的生命体征后 , 手术正式开始 。
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
文章图片
打开腹腔后 , 腹压骤减 , 循环再一次下滑 , 血压勉强停留在90左右 。 惊出一身冷汗的麻醉医生顾不上其他 , 赶紧往回拉生命体征 。 这么大年纪 , 经不起长时间低血压、低灌注 。
终于 , 再一次拉回 。
老人入室血压只有80,外科却已拖延手术后果由麻醉科负责相逼】及时的血气分析显示 , 内环境正在好转 。 但 , 快速输液输血 , 已导致患者球结膜水肿 。
水肿严重 , 表明颅内可能有水肿 。 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苏醒 , 或者多个器官功能恢复差 , 即便手术成功了 , 术后恢复也是一个问题 。 于是 , 麻醉医生开始从患者体内往外拉水 。
看着尿袋里500多的尿液 , 麻醉医生两人互相点头:太好了!
手术结束时 , 患者的生命体征已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 外科满意自己的手术及时 , 麻醉满意又拉回来一个 , 护理满意又配合成功一台大手术……
送出术间 , 患者进入下一站——术后恢复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