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怎么样

1、种植面积增加 。因为前几年种植防风、丹参的价格偏低 , 而种植改良白芨的效益要比这两样高很多 , 所以很多种植户转向种植白芨 , 造成种植面积增加 。
2、种子品质下降 。虽然改良白芨产量高、品质佳、售价高 ,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以种子种植的白芨秧苗基本上不产种子 , 而要收获种子 , 就必须栽白芨秧苗 , 并且对管理技术要求很高 , 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量死苗烂棵现象 , 严重的还会”全军覆没“ 。市场上出售的一些所谓改良白芨种子根本就不是货真价实的种子 , 而是以次充好 , 充其量是二性子白芨或已经退化的白芨种子 。这样的种子种植出来的产品很难达到收购标准 , 出现滞销也在情理之中 。
3、许多厂家、商家和囤货者则抱着谨慎经营、勤进快销的心态 , 使得很少有客商敢于库存压货 , 自然无法拉动白芨市场的价格 , 致使白芨干货的价格一直低迷不振 。种植户要向精细科学的管理要产量 , 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
4、白芨栽地的管理: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并按株距4-6厘米间苗 。如天气干旱 , 可在株间除草 , 以减少水分蒸发 。有条件的地区 , 可在早晚浇水抗旱 。生长后期如发现抽薹 , 应及时摘除 。
5、大田管理中耕除草:幼苗出土至5月份 , 田间杂草众多 , 中耕除草要勤 , 头几次中耕可深些 , 以后应浅锄 。5月中旬后 , 植株进入生长旺期 , 一般不再中耕 , 株间如有杂草 , 可用手拔除 。
6、施肥:现蕾前后 , 可追肥一次 , 667平方米于行间沟施尿素20千克和复合肥30千克 , 施后覆土、浇水 。摘蕾后一周 , 可在追肥一次 。
7、灌水排水:白芨生长时期 , 需要充足的水分 , 尤其是根茎膨大时期更需要水分 , 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灌溉 。如雨后积水应及时排水 。
8、摘蕾:6月中旬植株开始现蕾 , 一般7月上、中旬在现蕾后至开花前分批将蕾摘除 。摘蕾有利于提高白芨根茎的产量和质量 。应该注意的是除草、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 , 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 。
9、盖草:7月高温季节可在地表撒一层树叶、麦糠等覆盖 , 调节地温 , 使白芨
安全越夏 。
【白芨种植怎么样】10、术栽种植当年 , 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 白芨茎叶开始枯萎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时 , 挖出根茎 , 剪去茎秆  , 运回加工 。烘干时 , 开初用猛火 , 温度可掌握在90-100℃之间 , 出现水汽时降温至60-70℃,2-3小时上下翻动一次 , 须根干燥时取出闷堆“发汗”7-10天 , 再烘至全干 , 并将残茎和须根搓去 。产品以个大肉厚、无高脚茎、无须根、坚固不空心、断面色黄白、香气浓郁者为佳 。一般667平方米产干货200-400千克 , 折干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