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曾柏|名医朱曾柏,创新中医学术思想,创立痰病学,治好大量疑难杂症

朱曾柏|名医朱曾柏,创新中医学术思想,创立痰病学,治好大量疑难杂症

文章图片

朱曾柏|名医朱曾柏,创新中医学术思想,创立痰病学,治好大量疑难杂症

文章图片

朱曾柏|名医朱曾柏,创新中医学术思想,创立痰病学,治好大量疑难杂症

文章图片


朱曾柏1931年出生于湖北省监利县 ,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 , 我国著名的中医痰病学家 ,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 他创新了中医的学术医想 , 创立了中医痰病学 , 普通应用于中医各科 , 治好了大量的疑难杂症 , 解除了无数病人的痛苦 , 将中医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高度 。
由于家境不好 , 他从小就到药店去当学徒 , 在一天的辛劳之后 , 他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 , 出去放松和休闲 , 而是坚持学习《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濒湖脉学》等中医入门书籍 。 在每次和侍诊时 , 他特别勤奋 , 不仅研墨抄方 , 而且细心观察 , 时时向师傅请教 , 每天晚上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


不到几年 , 他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中医理论 , 对于一些常见病也可以独立开方诊治了 。 1954年 , 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 他积极参加抗洪抢险战斗 , 多次出生入死 , 出色完成了医疗救护任务 , 事后被评为特等功 , 并被保送到湖北省中医学院学习 。 由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 , 因此毕业后留校任教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 , 他主动参加医疗巡回义诊队 , 长期在基层为广大人民群众治病 ,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 , 对后来创立中医痰病学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

在临床中他发现大量的病患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 , 那就是痰比较严重 。 他想到曾经读过的明代张三锡的《医学准绳六要》中记载:“痰饮变生诸症 , 以治痰为先 , 痰饮消则诸症愈 。 ”于是 , 他开始在临床中运用这一理论 , 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于是 , 他进一步深入研究 , 正式提出中医“痰病学”的治疗思想 。 后来 , 经过不断的改进 , 朱曾柏教授提出了“中医痰病诊断标准” , 根据体征和症状特点概括为28条 , 为诊断和防治痰病痰证提供了标准 , 受到广泛好评 , 并被国内外学者、期刊和专著引用、转载多达30多次 。

中医痰病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疗效 , 有效提高了治疗疑难杂症的效果 , 而且费用非常低廉 。 在临床上也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有一次 , 朱曾柏接诊了一位41岁的患者 。 心前区疼痛已经3个多月 , 从县医院看到省级医院 , 西医、中医都试过 , 甚至用过偏方 , 但是都不见效果 , 连引起疼痛的原因找不到 。 后来慕名找到朱教授 。 朱老诊运用痰病学诊断后 , 认为这是典型的痰热结胸的症状 。 于是用化散痰热的方子进行调治 。 患者见朱老也是开了一些中药 , 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 颇为失望 。

朱老耐心解释患者才勉强同意服用两天的药物试试 。 第三天 , 患者一早就来找朱老 , 告诉朱老自己的症状大为缓解 , 表情兴奋 , 难以掩饰 。 后经继续服药15天 , 所有的症状全部消除 。 这样的病例 , 在朱老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数不胜数 , 屡见不鲜 。
在长期治疗各科痰病、痰症的基础上 , 朱老进一步提出五脏生痰的学术思想 。 在长达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 证明五脏生痰说是正确的 , 特别是在诊治很多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被业界认为是对中医的新发展 。

朱老不仅医术高超 , 而且医德高尚 , 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义诊 。 他义诊有三个原则:一是先重后轻 , 先远后近;二是不挂号 , 不收费;三是不管是富贵与贫穷 , 都一视同仁 。 对于一些贫困的患者 , 他还自己掏钱送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