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莱西模式”获多国推广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秸秆综合利用 , “莱西模式”获多国推广
亚太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成果分享国际会议在莱西市召开
秸秆综合利用,“莱西模式”获多国推广
文章图片
■10月25日下午 , 亚太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成果分享国际会议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展示环节 。 张晋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采访人员张晋
通讯员冯志
本报10月25日讯今天下午 , 亚太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成果分享国际会议在莱西市召开 , 30余个国家的200多名农业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 。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 , 秸秆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目前 , 世界各国都加快了秸秆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 。
“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是我机构的旗舰项目之一 , 通过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开展试点项目 , 总结一套行之有效而又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中国试点项目的地点选在莱西市 。 该项目从2019年试点开始已经执行三年 , 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
会议现场 , 中国、印度、老挝、泰国的相关专家分别就秸秆综合利用良好做法与经验进行了交流分享 。 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展示环节 , 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讲解了秸秆“五化”利用模式并介绍了相关工程案例 。
中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户莱西已有三年 。 三年来 , 莱西市以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产业化为主线 , 以秸秆“五化”利用为主攻方向 , 积极寻求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和新方式 , 初步解答了秸秆综合利用“怎么用”“怎么做”“怎么推”等关键性问题 , 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的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新路 。
其中 , 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 引入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 建成生物质秸秆发电企业 , 推广生物质秸秆颗粒锅炉 , 初步形成了“收储+生产+使用+销售”的产业体系 , 年可处理秸秆6000吨 。 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 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推广秸秆过腹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 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托管等项目带动 , 推广玉米秸秆还田50余万亩 ,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比例基本达到100% 。 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 利用省农科院秸秆菌剂发酵配方技术 , 加大对秸秆的青贮、氨化和黄贮力度 , 促进秸秆过腹增值 。 今年以来 , 全市开展玉米秸秆青贮16.41万吨 , 养殖场户收贮面积达6.56万亩 。 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 , 依托食用菌产业 , 在院上镇、河头店镇和沽河街道等地大力发展草腐菌品种 , 探索使用废弃农作物秸秆种植草腐菌、大球盖菌品种 , 年可消化废弃农作物秸秆4000余吨 。 推进秸秆工业化利用 , 探索秸秆作为木业、造纸业、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项目的辅助添加材料 , 为木质家具产业提供替代原料 。 并计划招引生产可降解秸秆餐具、方便袋项目 , 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
秸秆综合利用,“莱西模式”获多国推广】2019年至2020年 , 亚太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均在莱西市召开 。 莱西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亚太30余个国家得到积极推广 , 为亚太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莱西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