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六个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碧江:“六个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云场坪镇路腊村集体经济产业——“荷塘”基地 。 (碧江区云场坪镇供图)
王戈慧覃信林
“选优一个书记、建强一套班子、完善一套组织架构、谋划一个发展目标、选树一批典型引领、健全一套考核体系” , 碧江区创新“六个一”举措 , 优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 , 走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子 。
党建引领百业兴 , 富民强村产业旺 。 乡村振兴 , 组织是保障 , 产业是关键 。
一个书记领群雁
乡村振兴 , 关键在人 。 “党员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谁能带领大家致富 , 群众心里也有一本账 。 ”
在标准上 , 碧江区制定准入“10条资格条件”和“10条负面清单” , 提名人选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 如今 , 实现村(社区)书记学历和年龄“一升一降” 。
碧江:“六个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来源上 , 涉及现任村(社区)干部、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机关事业单位择优下派等“五个一批”人员 。
在方式上 , 探索跨区域选派方式 , 对现任村(社区)主任、支部副书记、副主任等纳入重点培养和关注 , 由乡(镇、街道)统筹调配 , 跨区域任职 。
全区9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8.78岁 , 大专以上占比67.01% , 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异地任职 。
一套班子齐发力
团结奋进、坚强有力的班子是抓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推进村级干部年考制 , 制定年考大纲 , 纳入村干部日常学习和年度考试内容 , 采用“理论+实操” , 区级组织全员“赶考” , 年考成绩与绩效发放、待岗学习、进退留转等挂钩 。
推行“1+4+N”岗位模式 , 成立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设立固定岗和志愿岗 , 建立村干部与乡镇站所对口联系负责机制 , 实行任务分工、责任捆绑、考核连带 , 形成村干部定岗、任务定量、责任定人的任务落实体系 。
建立履职能力评估退出机制 , 畅通不称职村干部“出口” , 涉及8项不合格退出清单 , 每半年进行一次履职分析研判 , 对作用发挥不好、群众反映强烈、履职尽责不力等及时调整、清退 , 已调整村(社区)干部12人 。
一套组织聚合力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 , 建立区、乡、村三级治理权责清单 , 明确村级依法履行职责事项32项 , 协助政府工作事项18项 。
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架构 , 建立党支部59个 , 划分网格党小组534个 , 构建了支部连小组、小组连党员、党员连农户的组织网络 。
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 , 制定“村民代表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大会决议—村民监事会复议”议事决策制度 , 营造“群众说事、干部干事、百姓督事、村民评事”的良好协商氛围 。
采取“村(社区)+社工组织”的形式 , 整合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事项 , 搭建集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治理平台 。
一个规划绘蓝图
围绕“5+2”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等 , 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 落实一村一产业、一集体经济项目 , 完成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33个村 , 村庄规划23个村 。
围绕年度目标建立专班具体抓 , 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联村指导 , 两个以上部门主要领导帮村建项目 , 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包村管理 , 2名以上村干部具体实施 , 采取“强村帮弱村”“弱村抱团发展”等方式 , 5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 其中1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