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与衰老|四逆汤格阳证与大承气汤证比较

长寿与衰老|四逆汤格阳证与大承气汤证比较

215、陽明病 , 譫語有潮熱 , 反不能食者 ,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 若能食者 , 但鞕耳 , 宜大承氣湯下之 。
解:本条文论谵语潮热兼证能食与不能食的几微之差 。 主证相同皆为谵语、潮热 , 兼证不同:有能食者 , 有不能食者 。
原文疑有讹传 , 正确疑为:阳明

病 , 谵语有潮热 , 若能食者 ,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 宜大承气汤下之 。 反不能食者 , 但鞕耳 , 四逆汤主之 。 参透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六经循行运行之机、阴阳互根互用之理是正确解读本条文的前提和基础 。

谵语、潮热、能食:病标皆为阳胜热证 。
不能食:病标为阳明阳虚寒证 。
胃中有燥屎:燥屎结在高位(胃与肠相对 , 胃为上为高位 , 肠为下为低位) 。 大承气汤证燥屎可结在低位 , 也可结在高位 。 当燥屎结在低位时 , 外证大便实 , 不易误诊 。 当燥屎结在高位时 , 外证无大便实 , 甚至下利 , 极易误诊 。 合参“论热结旁流” 。
鞕:1、古同硬 , 坚 。 2、古同鲠 , 哽塞 。 本条文中鞕 , 多解为硬 , 意不通 , 若解为鲠 , 则通矣 , 格阳之意 。 谵语、潮热、不能食 , 标热本寒之像(合参第11条文) 。 四逆汤格阳证表热里寒:谵语、潮热、不能食、下利、手足逆冷等 。
四逆汤格阳证与大承气汤热证比较:
【长寿与衰老|四逆汤格阳证与大承气汤证比较】相同:证皆谵语、潮热、汗出、口渴 。
不同:
四逆汤格阳证病机为少阴太阴阳虚兼格阳证 , 太阴接受、运化有碍 , 阳入阴有碍 , 虚阳郁而化热 , 脉浮迟短微 , 舌淡苔白 , 证不能食、口渴欲热饮、欲近衣、腹部触软 。
大承气汤证病机为阳明阳胜兼阳明腑实 , 黄燥苔 , 脉数长大滑 , 证能食、口渴欲冷饮、不欲近衣、腹部触硬满、热气蒸手 。
216、陽明病 , 下血譫語者 , 此爲熱入血室 。 但頭汗出者 , 刺期門 , 隨其實而瀉之 , 濈然汗出則愈 。
解:本条文当归属厥阴篇 。 热入血室证外证:下血、谵语、但头汗出、胸胁满等 。
热入血室:属标证 , 责其热从何来 。
刺期门:期门属厥阴地界 , 下血病标为厥阴血热旁生横出 。
随其实而泄之:谵语、衄血病标皆为阳胜热证 , 治病求本 , 责其热从何来 , 若盲目泄之则误矣 。
原文顺序疑有讹传 , 正确疑为“陽明病 , 但頭汗出、下血譫語者 , 此爲熱入血室 。 隨其實而瀉之 , 刺期門 , 濈然汗出則愈” 。
濈然汗出則愈:热入血室证传经太阳宣发有碍 , 故无汗出或但头汗出 。 热入血室证愈 , 太阳宣发恢复正常 , 得全身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