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降低“中风”风险,快把文章转给爸妈!

脑卒中|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降低“中风”风险,快把文章转给爸妈!

文章图片

脑卒中|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降低“中风”风险,快把文章转给爸妈!

说起“卒中” , 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 , 但如果说“中风” , 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一下子就能出现画面 。
10月29日是第十七个“世界卒中日” ,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 , 挽救大脑恢复好” , 口号是“争分夺秒 , 挽回生命” 。 同时 , 世界卒中组织(WSO)决定继续将卒中早期症状的快速识别作为今年“世界卒中日”活动宣传重心 。
卒中是多因素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脑血管在某一部位突然阻塞或破裂而引起的疾病 , 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 , 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

该病会对患者的运动、感觉、认知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 导致肢体残疾、感觉障碍和认知障碍 ,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饮酒、肥胖及卒中家族史等就是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 这些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脑血管导致血管硬化 , 最后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 脑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 , 急性发作就会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
4.5小时内得到治疗可挽救发生卒中后 , 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 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多个功能也将同步逐渐丧失 。
但是 , 如果卒中症状能够被早期识别 , 患者在发病4.5小时之内被及时送达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的卒中中心医院 , 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 , 多数可以明显恢复 , 甚至完全恢复 。 因此 , 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 , 越早发现 , 越早诊治 , 治疗和康复效果也就越好 。
识别卒中早期症状 , 牢记“BEFAST口诀”一旦发现卒中迹象 , 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 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 , 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 ,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 , 突发的视力变化 , 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 , 面部不对称 , 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 , 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 , 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 , 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 , 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 , 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 , 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
维护口腔卫生可预防脑卒中韩国的一项研究显示 , 规律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 每天刷牙≥3次可以降低罹患脑卒中的风险 , 而口腔卫生状况欠佳则与脑卒中风险呈正相关 。 该论文2020年5月20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 Periodontol) 。
该研究从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系统健康筛查队列中纳入了206602 名人口统计学信息、既往病史、血尿检查结果资料完整的国民的医疗数据 。 口腔卫生评估方面 , 研究者统计了纳入对象的牙周病患病情况和口腔卫生指标 , 例如刷牙次数、牙科就诊史、洗牙次数、牙齿脱落数目和龋齿数目 。 脑卒中诊断方面 , 依据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I60 至I64标准 , 并结合颅脑CT和/或磁共振检查结果 , 将脑卒中定义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
结果为 , 在随访10.4年(中位数)期间 , 共发生脑卒中7337例(3.6%) , 其中包括脑梗死5795 例(79.0%)、脑出血1568 例(21.4%)、蛛网膜下腔出血621例(8.5%) 。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 规律的刷牙习惯(每天≥3次)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风险比(HR)为0.78 , 95%可信区间(CI)为0.73~0.84] 。 口中龋齿数目≥4颗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HR为1.28 , 95%CI为1.1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