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 , 这个疾病名称 , 从字面上看 , 好像是胃变小的意思 。 其实 , 这是误解 。 萎缩 , 这个词 , 不是解剖学层面的描述 , 而是形容病理学层面的变化 。 具体而言 , 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黏膜变薄 , 同时 , 基层增厚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在做胃镜检查的人中 , 检出比率约为7.5%至13.8% 。 那么 , 萎缩性胃炎能不能逆转?会不会发展为胃癌呢?咱们现在就来解析相关的要点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从胃癌的发展过程来看 , 胃黏膜的变化 , 通常 , 先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 , 再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 然后 , 发生肠腺上皮化生 , 以及上皮内瘤变 , 最终 , 形成癌症 。 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 , 都属于癌前病变 , 在最新的指南中 , 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 , 已经归入早期癌症行列 。 肠腺上皮化生 , 简称肠化 , 是本来应该属于胃黏膜的地盘 , 出现了肠粘膜 , 在胃镜下观察 , 表现为胃窦的灰白色隆起 。 上皮内瘤变 , 也称异型增生 , 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改变 , 是肿瘤生长的起始阶段 , 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 重度的异型增生 , 在短期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较高 。 肠化和上皮内瘤变 , 是做胃镜检查时 , 取出活检组织 , 进行病理检查 , 得出的诊断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按照以往的认识 , 萎缩性胃炎形成后 , 病变部位的萎缩腺体不能恢复 , 因此 , 病情无法逆转 。 但是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只要及时发现 , 早期治疗 , 腺体可以恢复 , 从而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者治愈 。 因此 , 萎缩性胃炎的病情 , 是可以逆转的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萎缩性胃炎 ,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欠佳 , 存在癌变风险 。 通常认为 , 5年至10年内 , 癌变率约为3%至5% 。 10年以上 , 癌变率超过10% 。 从病理分型来看 , 轻度异型增生 , 10年内的癌变率为2.5%至11% , 中度异型增生 , 10年癌变率为4%至35% , 重度异型增生 , 10年癌变率为10%至83% 。 其中 , 重度肠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癌胚抗原阳性者 , 癌变率更高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预防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 需要采取4项措施 。 第1项 , 是定期复查 , 因为 , 胃黏膜的病理变化 , 是逐渐形成的 , 通过了解异型增生的情况 , 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癌变的风险 。 建议没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 每隔1到2年做1次胃镜检查和病理随访 。 中度或重度萎缩 , 或者伴随肠化生者 , 每年至少随访检查1次 。 轻度异型增生者 , 每隔6个月 , 随访检查1次 。 重度异型增生者 , 应该立即做活检及病理检查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第2项措施 , 是切除癌前病变 , 对于重度异型增生等较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 , 应该在内镜下切除 , 即使是部分早期的胃癌 , 也可以通过内镜微创的方法根治 。 第3项措施 , 根治幽门螺杆菌 , 因为 ,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细胞毒性因子 , 可以导致胃黏膜发生萎缩性胃炎 , 也会使胃癌风险增加3至6倍 。 根治幽门螺杆菌 , 有利于缓解癌前病变的进展 , 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
积极采取4项措施,可以逆转病情,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文章图片
预防萎缩性胃炎癌变 , 实现病情逆转的第4项措施 , 是改变生活习惯 。 比如 , 细嚼慢咽 , 刺激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 饮食有节 , 避免暴饮暴食 , 注意饮食卫生 , 戒烟限酒 , 别喝浓茶 。 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 补充维生素C和叶酸 , 可以减少亚硝胺化合物的合成 , 维持DNA甲基化 , 抑制癌症基因活化 。 此外 , 适当增加鱼虾、大蒜、蘑菇等食物的摄入 , 补充硒元素 , 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 , 增强免疫功能 , 降低癌症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