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兄弟阋墙、流血斗争事件 , 没有之一 。 这桩历史大案有许多疑点 , 说来说去 , 就是围绕着李建成和李世民谁才是受害者 , 谁更委屈 。 但实际上 , 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另有其人 , 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文章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从玄武门之变前发生的事情来分析 。 众所周知 , 唐朝覆灭隋朝的速度很快 , 李渊当了皇帝后 , 就立李建成为太子 , 李世民为秦王 。 这本来是无可争议的 , 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 , 做太子名正言顺 。
但 , 李建成的这个二弟 , 实在太出色了 。 李世民虽然只是秦王 , 府内却有无数对他忠心耿耿的谋臣武将 , 不论兄弟排行 , 只论功劳实力的话 , 李世民完全可以跟李建成争上一争 。 所以 , 李建成忌惮李世民 , 李世民不服李建成 , 一场兄弟之间的对决 , 已经开始了 。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文章图片
但最初也还没发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 因为两人都只是试图削弱对方实力而已 。 所以 , 李建成可以诬告李世民 , 李世民也可以反咬李建成 。 至于谁真谁假 , 审判权握在一个人的手上:那就是他们的父亲 , 唐高祖李渊 。
李渊偏心李建成 , 欣赏李世民 。 大儿子性格像他 , 二儿子功劳大;李渊站在天平的中间 , 他不倾斜 , 两边都落不了地 。 所以为了安抚李世民 , 李渊不但封他为王 , 还授予他前所未有的“天策将军”称号 , 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李世民放下野心 。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文章图片
武德七年 , “杨文干事件”发生了 , 兄弟俩才进入了你死我活、互相残杀的阶段 。 事情的起因是李建成招募私兵 , 没有兵器 , 就让庆州都督杨文干负责打造 。 没想到事情做得不严密 , 让李世民这边知道了 , 马上就有“太子谋反”的罪名递到了李渊面前 。
李渊大怒 , 李建成自知有罪 , 求见父皇 , 磕头告罪 , 甚至不惜撞柱子 。 李渊于是下令 , 先把李建成关起来 。 随后 , 李渊又召杨文干进京 , 谁知杨文干怕一进京就尸骨无存了 , 索性造了反 。 在这种情况下 , 李渊就派李世民去平叛 。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文章图片
为了让李世民出征 , 李渊许下了一个承诺:如果他能获胜 , 就改立他为太子 。 李世民听了这话 , 当然马不停蹄地去了 , 并且顺利班师 , 可是等李世民回来 , 李渊却好像完全忘了这回事 , 只以“兄弟不睦”的名义 , 处置了李建成手下的人 。
李建成照样做太子 , 李世民还是秦王 。 这期间有多少阴谋暗计且不说 , 问题是 , 李渊这种犹豫不定的做法 , 彻底激发了两个儿子的矛盾 , 比起得不到 , 更让人不甘的 , 是眼看着能得到了 , 却又失去 。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
文章图片
所以“玄武门之变”发生了 , 一切都只能通过杀戮来解决 。 李世民获胜 , 李建成被杀 , 李渊被迫退位当了太上皇 。 如果李渊不是那么优柔寡断、犹豫不定 , 事情还不见得会如此发展 。 所以说 , 李渊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 , 在这件事上 , 他是一个无能的父亲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他才是点燃“玄武门之变”火种的人,既非李建成、也非李世民】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