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1948年11月25日 , 淮海战役战场 , 一处山地前 , 我军围满了山道四周 , 山上零星剩下了数十名国军战士 , 一位配枪高官在面对手下士兵激烈地说着什么 , 但不一会就被涌上来的战士给包围了 , 国军士兵也立刻弃枪投降 , 军官勃然大怒 , 拔枪欲要射击 , 但被我军战士眼疾手快夺下 , 军官也被控制了起来 , 但嘴中仍然是骂骂咧咧 , 不肯屈服 。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文章图片
这位国民党军官叫黄维 , 是老蒋赖以信任的高级将领 , 忠心耿耿 。 在抗战期间黄维也是屡立战功 , 参与了著名的淞沪会战以及罗店之战 , 无畏生死 , 顶着敌军的猛烈攻势硬是守住阵地达一个星期 , 为后方工作以及部署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 这也是黄维的成名之战 。 作为指挥官的黄维身先士卒 , 始终守在第一线 , 整个军团发挥了高度凝聚力 , 在战斗最为激烈时刻 , 就连团里的文书和炊事员都上了战场 , 也正是这两次出色的战役使黄维名传国民军队 , 被老蒋开始器重 , 从此青云直上 。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文章图片
也正是因为黄维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表现 , 我军对于他也很敬重 , 给予了英雄的礼遇 , 即使是在看守期间 , 也给出了特别优待 。 据一位管理所退休老兵的回忆 , 黄维在改造期间态度恶劣 , 抵抗意识极为强烈 , 始终拒绝改造还时常嘲弄其他国民党军官 , 但即使是这样也始终未曾受到半点苛责 。
在改造期间 , 黄维享受的都是最好的待遇 , 远超一般看守人员的标准 。 即使是在困难的三年时期 , 每天黄维都能享受到肉类、鸡蛋以及牛奶的礼遇 。 为了维持供应 , 看守战士还特地去内蒙古草原打猎来维持消耗 , 而这一切都是对他在抗日时期作出功绩的礼待 。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文章图片
1975年 , 黄维得到特赦 , 国家为他特地安排了政协里一职务 , 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 获得自由后的黄维每天也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 喝茶、工作、访友 , 很是自在 。 当时还有不少与黄维有着同样经历的国民党官员 , 都获得特赦 。 在北京生活 , 这些人里面有不少黄维的故交 , 时常互相问候 。 但在这批官员中 , 有两位“故交”却是黄维始终不愿面对的 , 每次提起都是火冒三丈 , 他们都与黄维有着很深的纠葛 。
第一位就是郭汝瑰 , 是党内地下工作人员 , 早期因为变故失去联络 , 直到后来才成功联系上组织 。 当时他已经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 , 担任国防部作战厅长 , 负责为组织传递情报 。 也正是他提出的徐州作战方案一举将黄维推进包围圈 , 黄维看到他可以说是分外眼红 。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文章图片
第二位则是廖运周 , 他是黄维战友 , 早在武汉战役时就配合默契 , 后期更是被派入黄维麾下 。 而他真实身份则是我军秘密工作人员 , 淮海战役输送了大量机密情报 , 然后更是以突围为名带着一大批国民党军队起义 , 一举削弱了黄维军团的实力 , 也因此被黄维痛恨 。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
文章图片
这两位都是一心为国的人物 , 但因立场不同只能与黄维分道扬镳、兵戎相见 。 但不管他们之间恩怨如何 , 他们对祖国的功绩是不容抹去的 ,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物的付出 , 才有了驱除外寇 , 复我中华的盛事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黄维被特赦后最不想看到这两人,见到就发火,一位姓郭,一位姓廖】责任编辑: